2017年_手眼身法步_台中武道舘_謝國靂

回覆文章
michelle
道場長
文章: 3078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31, 2007 12:07 am
來自: 台灣台中

2017年_手眼身法步_台中武道舘_謝國靂

文章 michelle »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外五行,手眼身法步;內五行,精神氣力功」學習傳統武術對諺語總是既熟悉又陌生,畢竟是諸家之長傳下來的口訣,“拳”就一個字,卻能生衍出太極、兩儀、四象,五行(內五行外五行)、六合(內三合外三合),七星(頭肩肘手胯膝足),八卦…。各個門派都會留下自己的心得,就像滿天星斗般閃爍,後人依喜好又重新排列,破而後立,其實不一也不異,練的好,越多人練就越明顯,隨年代的改變,物換星移,任何時間都會有新的組織誕生。練拳練的還是身心一體,再細分再闡述追求的還是全。也不是要每樣都練,完美平衡了,就能隨機應變。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信,就能用,對拳的理解似乎是這麼一回事,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最後還要看怎麼用。

  有一次上課練基本功的時候,師父要我改用虎爪做伏地廷身,撐一下還行,實在沒力氣了撐著就起不來了,俊龍師兄在旁邊覺得納悶了,不是很簡單嗎?馬上就輕鬆的做了十下。我也覺得納悶了,平常也沒看練太極的師兄用虎爪練功,怎麼會如此輕鬆?精神氣力是內在的狀況,由手眼身法步的外在彰顯,身體機能要有內有外還要經由意念指揮才能發生作用。


  “打人不用手,用手算出丑。”,“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十下八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每次上課要做伏地挺身、有時候還要加上拍手,更有許多師兄回家後俯撐拳頭抵著的是硬地板,工字追求的銅皮鐵骨,結果不能打人,也不是拿來招架,我們常常看著漫天星斗,卻看不出一組星座的排列。

拳頭要握緊,手腕要撐緊,手肘要拉開,肩膀要收回,外在的結構看來,手的範圍都在這了,這也是我們入門第一個要背的口訣,練拳首要的功課是搞清楚結構,結構的功能在於傳遞,手腕確實撐緊的時候拳頭上的兩顆指結要對上前臂的尺骨,手肘旋緊,前臂跟大臂才能銜接,肩膀收回,大臂才能跟身體接上,打非真打,手伸出去只是要將身上的力量傳遞出去。

  結構對了,拳的威力就一定倍增,再來我們要將手變成更良好的傳導體。人類的骨頭本來就異常堅固,可以承受負重三倍的重量,但這是針對每一根骨節來講,人體要承受三倍重物,結構正確外,關節間的軟骨還要打折扣,目前舉重女子世界紀錄保持人郭婞淳體重58公斤,挺舉是142公斤。

人體最大根的長骨是腿骨跟臂骨,也就是銅橋鐵馬的位置,對骨頭給予負重施壓可以提高它的密度,而兩端的軟骨經由震動也能提高強度,骨細胞經由訓練刺激、受損達到強化,正常人的骨骼每七年就能完全更新一次,這是由19世紀德國外科醫師茱力葉‧渥夫,所提出的「渥夫法則」。而黃帝內經依易經推演,更早提出女七(年)男八(年)是生理週期汰換,簡單的說小一小二小朋友來學拳,持續練,到了國中個個都會是小老虎了。

  “ 橋來橋上過,無橋自造橋。”運橋、制橋、逼橋就算是銅橋鐵手也不會教我們直接硬碰硬。打人不用手,指的是硬碰硬的手、氣浮力暴的手、僵掉的手,對拆、接手、纏繞練習都是要我們放棄過於緊繃的出力方式。大家應該不難想像,一位高大慈祥帥氣的老爸,平舉手臂面帶笑容,而孩子使勁咬緊牙根努力掛在上面的畫面,當氣力高過對方數倍的時候,自然就一派輕鬆了。

  “打到了還嫌慢”是因為出手太慢。手伸直的時候較強,彎曲的時候較弱,初學側手翻的時候師父一定會要我們手打直放在耳朵旁邊,出手太慢擊中人,就像側手翻手沒打直的時候那樣吃力,你會覺得奇怪明明很出力了卻翻不好,反之,就是打人不用手了,打到人是沒什麼感覺的,人沒有地板硬。手打三分腳打七,手舉直腳抬,蹭出去,這些屬於骨打。先磕再拿,先打後摔,一節痛百節不用,則屬於筋打,銅橋鐵馬雖不用來招架,但是在我不打人人打我的情況下還是很有用處的。


  看得到的叫外,看不見的叫內,看那看不見的是神。“ 出拳要快,定勢要穩,眼神要跟”,眼神,可以看近看遠,看內看外。

  首先我們要知道能看到東西是因為有光,眼球的功能是攝受光,傳給腦下視丘轉換,在視網膜成為我們看到的相。

  從眼球軌跡追蹤儀的紀錄中,眼球會有飄移、震顛,跳視等動作,我們必須讓兩隻眼睛同步移動到定點,使得我們想清晰見到的物體落在中央窩,如此才能夠看清楚物體的細節。當眼睛注視人臉時,眼睛會多次飛快掃視在定點的地方暫時停下來接收資訊,而在線條的地方,眼睛會從注視的一處移到另一處, 但當眼睛移動的時候,我們事實上是看不見的。

  當眼睛移動的時候,我們是視而不見的,能成為我們技術上的關鍵,眼神要跟,要讓雙眼快速跳視到定點,不再飄移;三尖要對,則讓眼睛舒適的擺放在眼窩,打架不是素描也不是讀書,不需要反覆的掃視。眼球會反射性的追捕快速移動映入眼簾的物體,這就是為什麼槍頭要戴槍瓔、為什麼剪腕可以造成時間差,就是怕你沒看到啊,單刀看肘、雙刀看走,我們練習穿劈頂沉都是要克服眼球瞬間被吸引移動時造成的盲視,所以要習慣使用眼角餘光。既然不靠對焦來看,就不單屬肉眼了,而是配合腦袋的重疊計算。肉眼受到在外的刺激產生光電,而心眼也能從內在產生光電,兩者經過多次的練習校正,才是眼神的功能;否則黃忠百步穿楊,呂布轅門射戟,箭頭都比遠方目標還大了,如何瞄準?

  著名的巖流島決鬥;我們知道佐佐木小次郎有一個絕技「燕返」,揮刀的時候看都不看,雁子就掉下來了。為什麼面對宮本武藏這個龐然大物凌空一跳卻斬不下來?小次郎出身名門,所以早練就了不用正眼看人的本事,武藏只好選擇背光的位置,算準了跳起來的角度可以幫小次郎遮住刺眼已久的太陽,於是小次郎的眼球動了,不自覺得看了,看了就完蛋了…。

  「觸目驚心」;練習側空翻的時候,是不是總忍不住的出手撐地板呢?這是驚;眼睛閉上,看不到會緊張,那是怕,不招不架沒有想像那麼簡單,出手的時候如果能做到側空翻那樣,對手看著你整個撞上來了,就會不自覺招架了。

  如影如響,徐皓峰電影《倭寇的蹤跡》提到戚家軍的棍法如影如響,把它拿來形容感官受到刺激的反應似乎貼切,如,在這裡的意思跟如膠似漆、如如不動的第一個如同義,粘著,緊跟著,我們看到黑影眼睛會快速跟過去,聽到聲響,連頭都會轉過去,悶棍就下來了這比小次郎還冤阿。出手時只要把握一剎那他分神的時刻就夠了,所以手眼身法步中,眼,不單單指視力,而是泛指五官意識、覺察、感知,我們要用各種方法破壞對手的意念,阻止他與我們的感知連結。對拆練的是招架,閉目對練要感受連結;打拳如同火燒身,就要不看不聽,被影響了,火就滅了。練拳就是練心,心定了眼就明。

「如幻如焰如水月,如空如響如幻城,
如夢如影如鏡像,如化一切無可得」。



  身為主,腳為根,進退遲慢身軀不靈,所以打拳須要帶身形,不動的時候是體,重心跟中心的變化就是身形。常聽到有人跌倒,手去撐,就骨折了,而經常練習前滾、毛、頭手翻的人就不會有這種問題;原本手撐地的力量因重心轉向跟著走了,反之我們也能利用身形的改變來把力量送出。

  打拳又像打撞球,球桿打在母球的正中心力道最強,打在目標的正中心,你定住了,他飛出去了,定勢要穩是不是也能這樣呢?

  然而,我們的身體卻沒球那樣結實,練拳不練功是沒用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著重物練拳架,有沒有環抱過大沙袋、或是像古代人用石磨練功呢?

  從不動的時候調整姿勢,發力的時候肚子撐緊,就會發現踝、膝、胯、腰、脊、頸、肩、肘、腕,所有結構依次排列節節貫穿,拳從腰出,力由地起,這原是身體的本能,會因我們的需求自動調整,如長跑選手跟短跑選手的姿勢是不一樣的,從不知不覺到後知後覺,而後時時察覺自身功架與勁力的傳達是如何存在,臨敵時才能感而後應,迫而後動。


  每一套拳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它要強調的重點,有它不容更改的規矩,虎拳快打力不沉穩不像虎拳,醉拳眼神如炬目手不持杯、腳不浪倉就不像醉拳,如此規範重覆練習是為了訓練腦發佈訊號的迴路,腦裏的神經纖維,負責腦部各區溝通和協調四肢運動的白質(white matter)。腦掃描顯示,負責運動神經的小腦和運動皮質中的白質在武術家特別發達。所以以前的人練功是不想被看到的,因為明眼的人知道你的底子,就大概知道你有哪些手段。

  拳法不容更改,一旦改了拆法無法銜接,腦中有拆法,拳練起來才會銳利,熟記外在形勢還只是空架子,對拆是設計過的迴圈,包含自己跟對手的反應都算計在內,要求是一接手就結束,我們知道動能的方程式是移動的質量乘以加速度,身形會跟著我們的目的改變結構,專注於腦中意識的拆法,重心是微不可察而快速移動的。師父常問我們能不能看到自己在打拳,我們要聽內在的自己,而不是身體聽我們的。


  懂步要先懂樁,移動是步,不動是樁,不管你想用什麼步近敵,都需要借地的反作用力來推動,四平馬站起來吃力,正是在訓練踝、膝、胯這些關節的強韌度,人體就是哪邊出力哪邊充血,就哪邊強壯,蹲不標準出力的永遠是肌肉,立足不穩就像撞球出桿的時候凸槌那樣,力量無法傳達至手尖,骨頭敲多硬都沒有用。
回覆文章

回到「少林拳學習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