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關要論》校注詮釋 王志遠

各太極拳大師傳世之經典文章
回覆文章
GM_Lin
Site Admin
文章: 272
註冊時間: 週日 9月 02, 2007 9:44 pm

《十六關要論》校注詮釋 王志遠

文章 GM_Lin »

作者:王志遠
[正文]

活潑於腰,靈機於頂,神通於背,不使氣流行於氣,行之於腿,蹬之於足,運之於掌,足之於趾,斂之于髓,達之於神,凝之於耳,息之於鼻,呼吸往來於口,縱之於膝,渾噩一身,全體發之于毛。

[校勘]

(1)正文依楊家家藏舊抄本。
(2)“十六關要論”[午本]、[劉本]作“十六關要訣”,[于本](於化行著《武當真傳太極拳全書》1935年濟南民眾書局出版)作“十六關論”。[南本](吳圖南著《吳圖南太極拳精髓》1991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作“太極拳十六關要說明”。
(3)“靈機于頂”[萬本]作“靈機於頭”,[炎本]、[南本]、[鄒本](鄒開生撰《太極拳法詮釋》1997年元真圖書出版社出版)作“神貫於頂”。
(4)“神通於背”[炎本] 、[于本]、[南本]、[鄒本]作“靈通於背”。
(5)“不使氣流行於氣”《太極拳真詮》作“氣沉丹田”;[午本]作“(不使氣)流行於氣”;[炎本]、[南本]作“流行於氣”,[於本]作“法行於氣”,均脫“不使氣”三字。
(6)“蹬之於足”[炎本]作“ 足旋 之 於 足 ”,[鄒本]作“旋之於足”。
(7)“足之於趾”[午本] 、[南本]、 [炎本]、[顧本]作“通之於指”;《太極拳真詮》作“繞之於指”;[張本](張文元著)《太極拳常識問答》1968年香港太平書局出版)作“貫之手指”。
(8)“呼吸往來于口”[萬本]作“呼吸來往於口”;[南本]作“呼吸於腹”;[張本]、[清本](馬有清著《太極拳規範》1983年友誼出版社出版)作“呼之於腹”;[劉本]作“呼之於口”;[炎本]、[鄒本]則作“呼吸於肺,往來於口”。因添增“於肺”兩字而變成了“十七關要論”肯定是後人所妄加。
(9)“渾噩一身” [午本] 、[炎本]、[顧本]、[於本]作“渾噩于身”,[於本]並作注:“渾噩——後世稱上古為渾噩之世。渾噩於身者,言完全包括於身之意也”;[萬本]作“渾靈一身”。

[詮釋]

因正文欠工正,原文“不使氣流行於氣”“足之於趾”亦似有未妥之處,而致使諸家競改紛至遝來,故愈見原本之遠古近真。原本及[萬本]十六關要次序為:腰、頂(頭)、背、氣、腿、足、掌、趾(指)、髓、神、耳、鼻、口、膝、身、毛。陳炎林改動次序為:足、腿、膝、腰、背、頂、氣、掌、指、髓、神、耳、鼻、口、身、毛。貌似順序連貫,實則立意銳減,靈動頓失,大失原文“活潑於腰”橫空出世,以腰為主宰之精髓神韻氣魄。

活潑於腰——即腰為主宰。

腰位於腹背之中,胯之上,身之下;為全身之重心,中定所在,觸之則靈,樞紐也。其為鏈狀關節,有三根軸。其中冠狀軸,能做前後俯仰屈體運動;矢狀軸能做左右體側屈體運動;垂直軸能做左右旋轉運動,三軸聯合,能做環轉運動。

太極拳運動,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一動”就是腰動,腰動無有不動,腰靜無有不靜。源動腰脊,全身百骸九節無不隨腰之虛實變換而轉換虛實。轉換失靈,觸之不能旋轉自如,病在腰僵滯澀;牽掛抽扯,前俯後仰,掤勁不足,病在腰軟塌陷;迎送失當,引進落實,未能盡化,病在腰間缺少折迭;上重下輕,骶骨無力,腳下無根,病在腰脊欠缺松沉;勁氣不暢,發勁不透,勁力不能專注一方,病在腰隙虛實不清。太極拳以腰為纛、為軸、為樞紐,主宰在腰,變換虛實,在外為動作,在內為心意。中和在抱,分清虛實,活潑於腰,作意轉換自然,而周身方能圓活自如。

靈機於頂——即虛領頂勁或頂頭懸,為提起精神,領袖全域,以求貫徹也。

常應常靜為之靈,隨勢主發為之機。俗說:“靈機一動,計上心來”可見靈機即是心神,為精氣所化,心主官能,其生髮於頂。頂即是頭頂,周身之主,全體之綱領。頭頂比乾,乾卦屬天,是為天根,位居至高清虛之地。百會朝天,天門洞開,此方寸之地虛靈(領)而高聳直豎,使六陽之首如臨虛空,提起精神而使神貫徹於頂;提挈全身,使輕清上升,升發一身陽氣,達到煉氣化神之成功,而使滿身輕利。

虛靈(領)頂勁宜在似有若無之間,不及則萎頹,太過則僵直,皆失靈機。適中則虛靈含拔,知覺機敏,自可免除太極拳板滯遲澀之病,而帶來一片靈動和生機。正如詩之歌詠:“一片靈機寫太和,全憑方寸變來多,有心運到無心處,秋水澄清出太和”。

神通於背——即含胸拔背,勁發於脊背之謂也。

胸背為胸腔之前後,脊背猶如棟樑之於屋宇。通過胸微內含,兩鎖骨松沉,束肋下氣之含胸致胸舒,使勁力利於在胸中運化;而通過背部肌肉的向下舒松及兩肩脊骨的微提並略往後上方拉起,胸音開勁之拔背致背順,使勁力利於在脊背卷放。此即含胸拔背也,即舒胸順背也。背順肩,肩順項,項順頂,順舒之中自寓含拔之義。如此方能端直其身,中和在抱;空洞其心,真一其意。能端直其身,中和在抱,則脊樑松豎,五臟得位;能空洞其心,真一其意,則氣機和調,神得凝煉。如此,含胸以虛而下氣,拔背而正以通神,神通脊背三關,力由脊發,自然得路也。

神得凝煉。如此,含胸以虛而下氣,拔背而正以通神,神通脊背三關,力由脊發,自然得路也。

流行於氣——即行氣如九曲珠,輕靈貫串,氣遍身軀不稍滯也。

虛明通達者神也,流通活潑者氣也。太極拳的修煉模式以先天之氣(丹田之氣)補後天之氣(上焦之氣),即煉氣補宗,使自身整個身心與宇宙融為一體,其旨在寧定松靜自然。心靜則天機活潑,身靜則浩氣流行,玲 瓏宛轉,圓轉如意,輕靈貫串,過三關,行周天,往來六虛,融通百脈,被于穀中,暢於四肢;百骸九節,五臟六腑,雖極微處,苛心意所至,無微不至,亦無往不利。

行之於腿——即舉步行動發之於腿之意。

太極動步以腰為軸,動轉有位,實腿碾轉,出步落腿,兩胯兩腿相聯相隨;變化如籮圈,順逆起伏,進退轉換,相聯相制,輕靈貫串,剛柔從容,虛實滲透;以實腿控制舉邁之腿,實腿蹲虛腳伸,實腳送虛腳,起腳無須蹬,落地毋有聲,猶如貓之躡足潛行,輕靈、沉著、穩固,兼而有之,其若惕也。是謂太極步。

太極步變換在腿,根節胯,中節膝,梢節踝,相聯相制,出步落腿有纏綿意,有屈伸勢,柔和利滑,細綿不斷,節節貫串。動勢之時,以足領膝,以膝領胯;靜勢之前,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致動靜一源,不知誰之為領,孰之為催;而又領之為催,催之為領。輕輕提起,慢慢潛行,默默催止,弧進弧退,全神貫注,氣勢騰挪,神行連綿如行雲,恍若身置太虛中。

太極步行之於腿,舉步要輕,動步要靈,落步要准,虛實分明。所謂虛者,非空,非全然無力,其神相連,其勢不斷,而留有伸縮變化之餘意。所謂實者,確實而已,非完全占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兩腿虛實的變換,不能驟然而來,倏然而去,變轉交替得越細緻越細膩越好,此漸虛而彼漸實,此漸實而彼漸虛,不斷流變,逐步轉換,中和在抱,氣定神閑,沉著而輕靈地前進後退,自然無遲鈍滯泥之弊。

蹬之於足——其根在腳,腳踏實地,足跴五行(或足跐五行),勁起足根之謂也,非僅止起腳蹬而外擊也。“跴”與“跐”均為踩字之古異寫,故蹬之義在此主要為“跴”“跐”即踩也,踏也。

足方,像地比坤,以其能承載一身之重,靜如山嶽,有磐石之穩,動如舟楫,無傾倒之憂,故為一身之根基,稍有不合,全體之氣俱不和矣。故曰:“足為地關生命扉”。

太極拳運動其根在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完整一勁。完整之勁通過足而作用於地,蹬而反作用於全身,故其根在足。正如陳鑫所說:“(足之)運動是後跟踏地,漸至趾、通谷、大鐘、外腓,以及隱白、大敦、厲兌、實實在在,踏在地上。”實實在在的踏在地上,是合力之謂,要緊在足根踏實,五趾微微躡攝,整個腳掌掌緣貼地,而足心湧泉形窪虛涵,如貓之躡足而行,“千變萬化由我運,腳打踩意不落空”此即為“腳踩湧泉”。腳踩湧泉,則足有蹬勁而下盤穩固,舉步輕靈。配合虛領頂勁,則有頂天立地之氣慨。若“湧泉無根腰無主”,則“力學垂死終無補”。

運之於掌,貫之於指——即一身之勁氣,練成一家,勁起腳根,注於腰間,斂入脊骨,布於膊,通於掌,貫於指之謂也。即形於手指也。

《太極指掌捶手解》曰:“自指下至腕上,裡者為掌,五指之首為之手,五指皆為指”即自指根端至腕間的部分(不包括手指)裡側為“掌”,俗稱之掌心。掌連手指,即上肢腕以下,為“手”,俗稱之手掌。五指為“指”,俗稱手指。

掌指為力梢,為喉頭之賓輔,門戶也。故須“運之於掌,貫之於指”。以楊家太極拳為例,行拳掌要含虛,四指自然微分,大拇指圓張,成八字瓦楞掌,或稱荷葉掌,亦稱美人掌。掌宜坐而指宜舒。掌心形凹而含虛則靈,善粘貼而運而利蓄勁。蓄勁之時,其氣由上而下,由指掌而肘而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沉於足根,起而反作用於全身而行發勁。發勁之時掌心勞宮微吐,其意微凸,則能得實而彈發。其時氣由下而上,勁起足根,發於腿,主宰於腰,斂入脊骨,布於兩膊,運之於掌,貫之於指,噴薄而出,是謂“出勁”,亦是“出精”。蓄髮吞吐之間,能“運之於掌,貫之于指”,方能作繞指之柔而至柔至剛,充分發揮“手是天關機勢門”的作用。

斂之於髓——即內斂其神,外聚其氣,動牽往來氣貼背而斂入脊骨之謂也。

太極拳以修心養性為旨,故放心之意,外馳之神,宜收斂於內而心神專一;虛靜歸定,聚氣斂神而不外散越。欲要神氣不外散越,先要神氣收斂入骨,欲要神氣收斂入骨,須腹心松淨,五靈沉著,勁宜曲蓄,氣宜直養。概言之即“先天之氣宜穩,後天之氣宜順”。先天之氣宜穩是指,以心行氣,務沉著,而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順逐,而便利從心。後天之氣宜順是指,呼吸和順,吐惟細細,納為綿綿,似有若無,一任自然。氣無暴動則二氣和也,和則氣垂中宮,八方鼓蕩,流通活潑,虛明通達。中和之氣周匝一身,輕通腠理,穿滲於膜絡,深入於筋骨,淺入於五臟,深存于丹田。一開一合,猶橐之無底,籥之相通,渾浩流轉,百脈融通,表裡精粗無不到,是謂直養浩然之氣。煉氣至極處,開之與合,開中寓合,合中寓開,開即是合,合即是開,氣皆斂入脊骨。氣即是勁,故為勁氣,氣斂之入骨,即勁斂之入骨,亦即“斂之於髓”。煉勁入髓,煉勁歸根,勁貫周身,則功入化境,天然逸出。故陳鑫曰:“若問此中真消息,須尋脊背骨節中”。

達之于神——虛寧歸定,神得凝煉,虛明通達,總歸神聚之謂也。

神有廣義之神,即神、魂、魄、意、志、思、慮、智等。《靈樞•本神篇》曰:“心藏脈、脈舍神”“肝藏血,血舍魂”“肺藏氣,氣舍魄”“脾藏營,營舍意”“腎藏精,精舍志”。古人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其神主宰,是謂“六神”(漢張衡《髑髏賦》)。神又有狹義之神,是單指藏於心的神。神是統帥人的精神、意識、知覺運動最高的生命活動,在人身居於首要地位。

太極拳之所重者,惟精、氣、神、勁。精者元精,神者元神,氣者元氣,勁者內勁,亦即內氣。精煉而聚,氣煉而凝,神煉而固,勁煉而整。可見精氣神勁實無分割,其性、功、體、用亦相統一於神。所以太極拳敬以直內,主張神聚而達之於神。神固於內,則清虛棲心而不誘於外,故神自寧定,體自松靜。神定則心意空靈,卓然常明;體靜則百骸松和,常應常靈。神形和合,誠於中而形於外,在精神啟迪下,以心行氣,意到氣到,氣到勁至。此由神而到勁,即由神達勁,是謂“上情下達”。上情下達,用功日久,由懂勁而豁然貫通,知眇瞻顧盼之視,覺起落緩急之聽,知閃還撩了之運,覺轉換進退之動,而接及“渾然無跡,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虛靈”之神明。此由懂勁而達於神明,是謂“下情上達”。上情能下達,下情能上達,是謂通達;能通達則曲伸開合攸往自由矣。太極達此境界,則其運動之功,渾渾穆穆,全泯跡象,而達虛化,是為達神。

凝之於耳——行功專注,務求心靜,凝思寂聽之謂也。

耳乃靈性之物,監聽之官;系腎之竅,為絡脈會聚,腎氣通達之舍。太極拳行功神定自若,守中氣、絕雜念、蓄眼神、凝耳韻,皆為聚神固腎。腎欲固,耳須凝,耳不可使有所聽,能勿聽則心專。初時聽而不聞,功彌久而心愈靜,神愈寧,聽覺凝閉,聲不入耳,而致聞而不聽矣。此非不靈敏,而是致虛極,守靜篤,耳聽左右背後,恐有不虞侵淩,人有後來者,雖微動風聲,亦能察覺,皆因心氣極靜極平,而至耳目聰靈,而能無所不聽,故凝之於耳使無所聽與高度靈敏之無所不聽為之統一。

息之於鼻——神蟄氣穴,以心馭氣,綿綿若存,似有若無,一任息於鼻孔出入之謂也。

肺開竅於鼻,鼻為肺之徵候。息之於鼻,是因為鼻子在人體中屬於呼吸系統,與咽喉、氣管和支氣管共同組成的人體內的呼吸通道,由其達到綿綿密密,幽幽微微,柔順定聚的調息狀態。

鼻子由外鼻、鼻腔和旁鼻竇所構成,是一個理想的“空調器”。由於鼻腔內粘膜上有豐富的毛細血管,有收縮和擴張功能。無論環境多麼惡劣,氣候是否變化無常,都能進行不斷的調節。這樣當外界的空氣經過鼻子的通道時,通過腔內迴圈的散熱或加熱,以及粘膜的調節,使進入的空氣接近於體溫,從而避免了下呼吸道因氣溫過於懸殊而受到不良刺激。

其次,鼻子又是一個奇妙的“調濕器”。由於鼻腔內粘膜上含有大量的粘液腺,漿液腺及杯狀細胞,它們每晝夜可以排出約一立方升左右的液體,這些液體,除一小部分流入咽部外,大部分起潤濕進入鼻腔內空氣的作用。保證進入腔內的空氣,其相對濕度始終維繫在75%,從而有助於氣管的纖毛運動,以及肺泡內氣體的良好交換。

此外,鼻子還是良好的“篩檢程式”。當濁氣(含煙塵、細菌及有毒物質的氣體)經過鼻子通道時,鼻子的第一道關卡、鼻毛,就能阻止這些不速之客的入侵。有幸經過第一道關卡者,還會被鼻腔內的溶菌和抗病毒的免疫球蛋白所清除,從而達到初步過濾的目的,避免侵襲肺部。

鼻子良好的天然條件,可使太極拳“仰仗於鼻息”而使呼吸細勻、深、長。呼吸時舌自然抵上齶,口虛合,臉容正色從容,吸入呼出,勿使有聲;升降開合,悉從心起;呼吸相隨,神息相依;心腎相交,下照海底;內收丹田,息息歸根。呼則形松如落雁,吸則意緊氣隨行,自然地保持肺部順暢換氣,自可避免氣息之乖亂,去掉傷害心神之機因;從而使太極拳符合靜、松、穩、勻、緩、合、連之要旨而問津太和元氣;使太極拳圓而且滿,一氣貫串。

呼吸於腹——即採取吐納之術,調息生氣之道也。

呼吸、採取、吐納是生命活動的特徵之一。採取者,采天地之靈秀,取日月之精華。吐納者,吐胸中之惡濁,納自然之清虛。太極拳之吐納呼吸純任自然,所以太極拳之氣法須從淺近之利用肺器官之後天呼吸,即由“息之於鼻,呼吸往來於口”調息外氣而入門,而由利用丹田之先天呼吸,即由“呼吸於腹”調息內氣而登堂入室。

腹為內外通衢,勁氣之源。呼吸于腹,就是負陰抱陽,“拿住丹田煉內功”即拳論所謂“拿住丹田之氣,練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氣”。何為拿住丹田?就是上則上提玉樓,舒胸順背,“無留橫氣於上”,氣沉丹田而護肫,是謂“天覆”;下則“襠間撐開半月圓”,尻道上提,龜尾升起,托起丹田而裹襠舁腹,是謂“地載”。天覆而地載,則拿住丹田了。而太極拳是以虛其心,實其腹為煉養原則的,虛心即須含胸拔背,實腹則須氣沉丹田。氣能沉丹田,則腹心松淨,而後氣能騰然;氣能騰然則鼓蕩,而後意氣換得靈。“意氣換得靈”即為自然之腹式深呼吸,亦即“呼吸於腹”。吸氣蓄為合,呼氣開為放,一呼而氣沉丹田,一吸而氣貼脊背。開合鼓蕩,活潑變化,氣動身隨,載沉載浮,忽隱忽現,哼哈二氣隨丹田之動而無有不動,隨丹田之靜而無有不靜。靜極而噓,如春沼魚,動極而吸,如百蟲蟄。綿綿密密,幽幽微微,柔順定聚,呼則百骸萬竅氣隨以出,吸則百骸萬竅氣隨以入。內氣潛轉,勁由內換,調息不廢,真氣叢生。煉氣至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

“息者,自心也,自心為息;息者,真息也,即南華之踵息,泥丸之胎息。”故太極拳“息之於鼻,呼吸於腹”,縱心奔放,採取吐納,調息生氣,皆乃自然應激之反應。蓄吸發呼,合吸開呼,虛吸實呼,既不用力鼓蕩,亦不假意支配,不急不徐,順其自然,一如鼓風之橐龠,呼則隨吸,吸則隨呼,即吸即呼,即呼即吸,開合鼓蕩,川流不息。能於不覺呼吸而為呼吸,則全身血脈通暢,腹內松淨氣騰然,而氣遍身軀不稍滯了。
縱之於膝——膝由股骨、脛骨及髕骨(膝蓋骨)構成,其有縱身之靈,閃展縱跳之賦,盤旋屈伸,躥奔彈腿之能。在走架行功中,根節胯,中節膝,梢節踝足,相聯相制,其中膝起屈伸、傳導、回轉、縱騰之作用,故謂“縱之於膝”。

膝之為功,內曲而外直,其勢雖曲而伸,襠深而藏,忽然而來,倏然而往,此縱騰之妙也。太極之步法,模擬五行,進、退、顧、盼、定,回轉扶勢,都須先提大腿,蓄勁於膝,膝曲而伸,虛實漸變,腳下自有自爾騰虛之感;出步落腿,縱膝投足,動必有源,而使膝寓有伸縮彈動之活力,猶如貓之躡足而行,沉著輕靈,虛實分明。虛,非空,其勢仍未斷,而留有伏而後起,起而後伏,伸縮變化之餘意存焉,是謂縱。實,確實而已,非用勁過分,用力過猛之謂,行拳運步,足起望膝,膝起望懷,合而即離,離而即合,有纏綿意,有曲伸勢,由根到梢,節節貫串,是謂騰。能縱騰,則氣勢騰挪,見象而閃,見形而化,飄若淩雲,形跡杳然;能縱騰,則能支撐八面而穩固厚重,八面轉換而輕靈圓活。如是則精氣神貫注,意透脊背,勁發於根,注于丹田,形於足趾,千變萬化由我運,行之於腿,而蹲伸;縱之于膝,而連騰;蹬之於足,而踩沉。氣之鼓蕩,勁之縱騰,周身全域,腳打踩意,一呼而縱,一吸而斂,伸可成曲,住亦能行,曲如伏虎,伸比騰龍,行住無跡,曲伸潛蹤,猶如貓行,則完整之太極步成矣。

發之于毛——合氣血之和,導勁氣之行,引津微之泄,陽而不期,陰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和順積中,暢交於內而泄於外,發之於皮毛之謂也。

人體毛髮,遍佈人體外(陽)側,六陽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遁行之表,即手之背,膊之外,腿之側,脊之背。因系神經、經脈、膜絡分佈密集之處,觸覺非常敏感,故曰:“混元一氣感斯通”。

毛髮之所系,雖不列於五行(五臟),無關於四體,似不足論。然毛髮為血之梢,血為氣之海,氣為勁之源,勁為太極神明之途。故縱不必本毛髮以論氣,然斷不可離乎血生氣,是以不得不兼及於毛髮。張三豐曰:“太極混元皮毛功,無形無象全是空。”此即《太極拳打手要訣》所謂:“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串,虛靈在中。”所謂皮毛要攻,就是“發之于毛。”皮毛如何攻?空洞其心而氣機和調,真一其意而神得凝煉,心無掛念,處處關津處處松靜,內應五臟,外通五官,精氣神旺,氣充勁足,貫透於骨膜,穿透於筋膜,敷布于皮膜。勁氣布于皮膜之外形成罡氣,致使渾身毛髮皆淩豎警起,堅如我身之力。毛髮能衝冠,則血梢足矣,出露體外而勝於攻守。如此修煉皮毛之功,真積力久,自得運動知覺,外在聽之以覺,觸之以覺。聽之靈,則意有所感,神有所施也,稍觸即知,至輕如一羽,極微如蠅蟲;均能不暇思索,不煩擬議,即松化虛淨而不能粘著其身而加著也;聽之靈,觸之則旋轉自如,無不得力,方能得拳權引進落空之妙;聽之靈,則有觸乃發,接而化打,勃然煥然,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也。

發之于毛又解釋為津微泄於皮毛,輕透表汗。何為津?“腠理發洩,汗出溱溱,是謂津。”(《靈樞•決氣篇》)太極行功,精神熔融軀體,心意順達四梢,功勁通透體態,氣血遍佈經絡臟腑。在有氧代謝的情況下,保證太極拳運動的質和量以及適量的強度,從而氣血通暢而汗津,使人汗水濕潤,通體爽透而又決不過量,如此六經通道疏通,“水道”通調,疏泄平衡,人體氣血旺盛,精神充沛,自然能得精氣神之裡,而促筋骨皮毛之表,露華於外而膚華毛靈。是皆因血脈流行,毛髮健舉,應乎自然,內充實而溢發於外,即拳論之所謂“血旺則發毛盛”。發之于毛是太極拳進入“無形無象,全體透空,應物自然”高層次的特徵之一。

渾噩一身——渾噩即渾渾噩噩之縮略詞。渾渾,渾厚愽大貌;噩噩,嚴正肅穆貌。後則用渾渾噩噩形容渾沌無知,愚昧糊塗。後世稱上古為渾沌之世。渾噩為太極拳所用則是指陰陽未判,虛實莫測,動靜無分,開合未定,剛柔渾然,萬般渾然皆歸中之返樸歸真的渾沌狀態。故陰陽、虛實、動靜、剛柔、開合之相對待,即為一混沌。渾噩一身者,言完全包括於身之意也。

太極拳心駐清光,敬以直內,外之整齊肅穆,內之虛靜統一,敬靜之功夫也;行拳煉功,五靈沉著,抱神以靜,敬靜之氣象也;篤恭以安身,虛無以靜心,外忘宇宙,內遺形骸,攝末歸本,陰陽會通,一意沖和,包裹混沌,則勁氣盈滿於內,形骸渾圓於外,拳藝達神明而豁然貫通,複又何疑?太極難運是精神,煉拳行功能做到心中無物,念頭不起,則心意虛靜而終躋渾然。此即為渾噩一身,“渾然人天盡渾然”此太極之道也。

《十六關要論》總結了太極拳對於全身的要求,“表裡精粗無不到”若不明個中道理,雖依勢作用,法無效矣,於太極拳道終難問津。


作者:邵奇青

對於《太極拳十六關要說明》這篇太極拳習練要文,筆者初見于《吳圖南太極拳精髓》(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版第5頁)。

《吳圖南太極拳精髓》收吳圖南四部早期要著於一集,其中包括1929版的《科學化的國術太極拳》(改名為《太極拳》);1935版的《內家拳•太極功•玄玄刀》、《太極劍》和1937版的《國術概論》,除了一部分序言被刪,篇目基本齊全,十分難得。可惜的是原書中吳圖南演練的示範照片在書中全部重新繪製成示範圖。實屬遺憾,

筆者收藏有商務印書館1957版《太極拳》(即《科學化的國術太極拳》)其中儘管使用了作者示範照片,但不知為何卻刪除了《太極拳十六關要說明》一文。

由山西科技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國術太極拳》(即《科學化的國術太極拳》)一書採用初版影印形式印製,並保留了褚民誼、趙潤濤所作原“序”,值得珍藏,就是前後關於該社出版系列武術影印本的廣告太多。很是累贅。

這篇《“十六關要論”校注》沒在《楊式太極拳詮釋(理論篇)》中出現,應該是王志遠老師的新作。《詮釋》為太極拳愛好者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料,收藏了,並致以謝意!
回覆文章

回到「太極拳經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