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合氣道的身心統一_新竹合氣道場_張志全
發表於 : 週二 10月 22, 2013 3:33 pm
回溯到28年前民國67年合氣道這一個名詞已經在我的小腦袋瓜中留下了印象,因為在中學有一位老師曾經利用下課後教我們合氣道,我只記的2件事一件是他穿黑裙子另一件是他的動作是優雅平順的。但是教了一學期他就不見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合氣道’又出現了,民國93年我終於在馮老師的旗下開始練習合氣道。
合氣道,是以調和宇宙萬物為宗旨更追求與宇宙萬物有互動之物有所協調”更是以”不爭不鬥”為原則,合氣道”技法的兩大動作是”入身”與”身法”,”入身”由如3D立體動畫,身體的脊椎為主幹利用手腳的上下移動與身體的旋轉形成螺旋狀強大的“向心力”猶如物理現象的”白努力定律”。“身法”則是以“圓球轉動”在運行。這與大到我們的宇宙,行星的自轉與公轉,小到染色體DNA的螺旋結構適相同的,由此可見”合氣道”是契合著宇宙萬物運行之理。
合氣道的“氣”是無色無味的但是沒有了他就有如”行屍走肉”一般,”氣”在哪裡?他在大自然中,有如置身於森林中吸收芬多精,有如潛入大海中與魚共舞又如站再高3952公尺的玉山山頂擁抱天一般這時後你就與天地萬物融合了,有如中醫理論”打通任督2脈”這時後你將達到”不戰而勝”的境界,所以”氣”是支撐生命活動的根本力量也就是”生命之素”。
合氣道並不著重於”競爭勝敗”而是著重於”精神層次”依開山祖師植芝盛平所言”是以不斷磨練身心而進入人間究極之道的平常行法作為第一義”所以合氣道堪稱為精神修養法因此又被稱為”動態禪”,這讓我想到馮老師的訓練方式分成3部分,技法,精神力,與意志力,經由”不斷的練習”增強技法的熟練度與肌肉的張力,利用”呼吸力”加強其精神力,利用”自由技法提升”意志力”與”反應能力”,就以” 自由技法”來說”能撐到做後就是贏家”應該就是最好的解釋。
合氣道在段外,一直練習的技法,就是在由形練起,從基本的技法,讓身體去習慣這樣的動作,讓身體自然記得這樣的律動,以及身法的練習,能夠做到真正的入身,最後以身法帶出技法,這樣的練習,就是在做”身”的提升。利用這樣的練習,強化身體,強化外在,能夠在遇到任何緊急的事情時,都能夠心平氣和去面對,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這樣可以說是由”身”的不斷強化,進而做到”心”的鍛練。
其次,在做練習時,從剛開始的用很多力,能夠讓自己的力合著對手的力,往對方力的方向走,到能夠合著對方的氣,帶著對方的心,往他應該走的地方,而不會覺得頂著對手的力跟氣,讓他想抓抓不到,卻又不放棄的一直想去抓,就能順這樣的勢,帶著他往我們想要他走的方向走,這也就一個從”身”到”心”,最後做到「身心統一」的一個例子,而要做到這樣的境界,勢必要能做到「不爭不鬥」,但能做到”不爭不鬥”,其身心都必須強化到一定的程度,將身強化,才能在遇到事情,有足夠的力量去解決事情,將心強化,才能在遇到事情時,能夠冷靜的面對,進而才能去找到解決方法,能到做到身心的統一,不管遇到怎樣的危難,都能到逢兇化吉,無所不利。
合氣道,之所以稱之為”道”,乃是由於,合氣道是藉由外在(也就是”身”)的磨練,由合氣道的”招式”,來提升內在(也就是”心”),最後能夠身心統一,進而達到天人合一。我們人由天地獲得心靈與身體兩部分,為了和天地成為一體,必須先使身、心合而為一體,因為身和心一但分開了,就無法與天地融合了。本來,心與身是一如的,兩者皆是由天地之氣而生的。因為經過很久的錯誤習慣,視心與身為另物,分開使用的結果,卻失去了天地所給予人類本來的能力了。我們所謂的”力”,指的是流露於肉身之外,由肉體所發出的力。其量並不大,必須身心統一之後,才有可能發揮出全部的力量。例如人在遇到危難或緊急狀況時,精神大為活躍,促使身心結為一體,激發出腎上腺素,才能發揮出平常被封閉的沉睡力量。我們與天地成為一體之前,先訓練身、心於自然狀態中,體會身心本來的姿態,經此修行與探求,到達和天地成為一體的境界。
祖師深知:身體與心靈必須以”氣”作為媒介才可以達到個人心與身體的協調更達到個人與宇宙萬物的協調所以”合氣道”所追求的理念就是”身心統一”,利用”氣的養成” “不斷磨練身心” ”呼吸力”以達到氣心體的協調統一,表現於實際生活中可以達到”人際交流”因為合氣道的技法動作是不勉強的是順呼自然的常規進行調和,武道上的修練培養禮節,信義,清廉,剛健與EQ有助於塑造外柔內剛的人格,也是’合氣’的表現,更實際的例子如下;’早上起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為何會’賴床’就是身心不統一的現象,透過合氣道的訓練提高身心的一致性,將改善其現象我想這就是現在道祖為何每一天在日本本部道館上課的時間都在早上六點半的原因。
在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中有一個重要的收穫,那就是「有恆」持續不斷的練習那也是一種「意志力」的表現,「人生七十才開始」,但是我認為初段才是合氣道的開始,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更加強意志力來探索「仁慈合氣道」的道義,合氣與技法熟練度的再提昇。
合氣道,是以調和宇宙萬物為宗旨更追求與宇宙萬物有互動之物有所協調”更是以”不爭不鬥”為原則,合氣道”技法的兩大動作是”入身”與”身法”,”入身”由如3D立體動畫,身體的脊椎為主幹利用手腳的上下移動與身體的旋轉形成螺旋狀強大的“向心力”猶如物理現象的”白努力定律”。“身法”則是以“圓球轉動”在運行。這與大到我們的宇宙,行星的自轉與公轉,小到染色體DNA的螺旋結構適相同的,由此可見”合氣道”是契合著宇宙萬物運行之理。
合氣道的“氣”是無色無味的但是沒有了他就有如”行屍走肉”一般,”氣”在哪裡?他在大自然中,有如置身於森林中吸收芬多精,有如潛入大海中與魚共舞又如站再高3952公尺的玉山山頂擁抱天一般這時後你就與天地萬物融合了,有如中醫理論”打通任督2脈”這時後你將達到”不戰而勝”的境界,所以”氣”是支撐生命活動的根本力量也就是”生命之素”。
合氣道並不著重於”競爭勝敗”而是著重於”精神層次”依開山祖師植芝盛平所言”是以不斷磨練身心而進入人間究極之道的平常行法作為第一義”所以合氣道堪稱為精神修養法因此又被稱為”動態禪”,這讓我想到馮老師的訓練方式分成3部分,技法,精神力,與意志力,經由”不斷的練習”增強技法的熟練度與肌肉的張力,利用”呼吸力”加強其精神力,利用”自由技法提升”意志力”與”反應能力”,就以” 自由技法”來說”能撐到做後就是贏家”應該就是最好的解釋。
合氣道在段外,一直練習的技法,就是在由形練起,從基本的技法,讓身體去習慣這樣的動作,讓身體自然記得這樣的律動,以及身法的練習,能夠做到真正的入身,最後以身法帶出技法,這樣的練習,就是在做”身”的提升。利用這樣的練習,強化身體,強化外在,能夠在遇到任何緊急的事情時,都能夠心平氣和去面對,做到”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這樣可以說是由”身”的不斷強化,進而做到”心”的鍛練。
其次,在做練習時,從剛開始的用很多力,能夠讓自己的力合著對手的力,往對方力的方向走,到能夠合著對方的氣,帶著對方的心,往他應該走的地方,而不會覺得頂著對手的力跟氣,讓他想抓抓不到,卻又不放棄的一直想去抓,就能順這樣的勢,帶著他往我們想要他走的方向走,這也就一個從”身”到”心”,最後做到「身心統一」的一個例子,而要做到這樣的境界,勢必要能做到「不爭不鬥」,但能做到”不爭不鬥”,其身心都必須強化到一定的程度,將身強化,才能在遇到事情,有足夠的力量去解決事情,將心強化,才能在遇到事情時,能夠冷靜的面對,進而才能去找到解決方法,能到做到身心的統一,不管遇到怎樣的危難,都能到逢兇化吉,無所不利。
合氣道,之所以稱之為”道”,乃是由於,合氣道是藉由外在(也就是”身”)的磨練,由合氣道的”招式”,來提升內在(也就是”心”),最後能夠身心統一,進而達到天人合一。我們人由天地獲得心靈與身體兩部分,為了和天地成為一體,必須先使身、心合而為一體,因為身和心一但分開了,就無法與天地融合了。本來,心與身是一如的,兩者皆是由天地之氣而生的。因為經過很久的錯誤習慣,視心與身為另物,分開使用的結果,卻失去了天地所給予人類本來的能力了。我們所謂的”力”,指的是流露於肉身之外,由肉體所發出的力。其量並不大,必須身心統一之後,才有可能發揮出全部的力量。例如人在遇到危難或緊急狀況時,精神大為活躍,促使身心結為一體,激發出腎上腺素,才能發揮出平常被封閉的沉睡力量。我們與天地成為一體之前,先訓練身、心於自然狀態中,體會身心本來的姿態,經此修行與探求,到達和天地成為一體的境界。
祖師深知:身體與心靈必須以”氣”作為媒介才可以達到個人心與身體的協調更達到個人與宇宙萬物的協調所以”合氣道”所追求的理念就是”身心統一”,利用”氣的養成” “不斷磨練身心” ”呼吸力”以達到氣心體的協調統一,表現於實際生活中可以達到”人際交流”因為合氣道的技法動作是不勉強的是順呼自然的常規進行調和,武道上的修練培養禮節,信義,清廉,剛健與EQ有助於塑造外柔內剛的人格,也是’合氣’的表現,更實際的例子如下;’早上起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為何會’賴床’就是身心不統一的現象,透過合氣道的訓練提高身心的一致性,將改善其現象我想這就是現在道祖為何每一天在日本本部道館上課的時間都在早上六點半的原因。
在這一段時間的學習中有一個重要的收穫,那就是「有恆」持續不斷的練習那也是一種「意志力」的表現,「人生七十才開始」,但是我認為初段才是合氣道的開始,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更加強意志力來探索「仁慈合氣道」的道義,合氣與技法熟練度的再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