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派
發表於 : 週一 6月 27, 2011 3:00 pm
峨眉派與少林、武當共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個範圍很廣泛的門派,尤其在西南一帶很有勢力,可說是獨占鱉頭。
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與洪門天地會之“峨眉山”不同,洪門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虛構,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實指。
從明代開始有峨眉派的記載, 明代中葉人唐順之(1507 一 1560 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荊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豎發一頓足,崖石進裂驚沙走。
來去星女擲靈梭,夭矯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車停,縮首斜鑽針眼透。
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余奇未竟己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
道人變化固不測,跳上蒲團如木偶。
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倏忽神奇,變化萬方,難怪要引起詩人的極大興奮了。
關于峨眉派的起源,據峨眉派的拳志說:
祖師原為一道姑,后入佛門。……是時,師善技擊,善研各家拳法,慮各家拳法繁雜,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多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辟蹊徑,創不接手之拳法,獨樹一幟,……積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習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譽,稱日峨眉拳,后弟子至峨眉山,偶諧其音,始稱峨眉,此拳名之始未也,
恐汝不識,為汝志之,師本與世無爭,娛身可矣,御侮可矣,奚傳姓名。(據孟憲超《峨眉拳(上)》,《武林》1986 年第 4 期)。
由此可見,峨眉最初是一個由女子所創的武林門派,開始的時候叫做玉女拳法,后因祖師人了佛門,又以稱女子為“蛾眉”和佛教聖地之“峨眉山”的雙重含義而得名。
峨眉派功法介于少林陽剛與武當陰柔之間,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并用。攻防兼具入拳經上講:“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方是峨眉。”“化萬法為一法,以一法破萬法。”總之是以弱勝強,真假虛實并用,站在女子的地位融匯了南拳、少林、武當等眾家之長。
從宗教淵源上看,峨眉亦僧亦道,而以道姑為主。在武俠小說中,金庸《倚天屠龍記》說是郭靖幼女郭襄,因為心中愛慕楊過,而又尊敬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所以云游天下,借此暢解胸中塊壘。后得機會聽覺遠念涌《九陽真經》,創立峨眉派,后來傳至滅絕師太,其弟子紀曉芙、周芷若等,皆為道姑,此外,峨眉派的許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如拳法中的一面花、斜插一枝梅、裙里腿、倒踩蓮等,又如劍法中的文姬揮筆、索女撣塵、西子洗面、越女追魂等,簪法中的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等,都完全是女子的姿態。又如峨眉派的著名兵器峨眉刺,又稱玉女簪,也是由女子發簪變來的。
峨眉派武功有所謂“動功十二樁”──天、地、之、心、龍、鶴、風、云、大、小、幽、冥﹔又有所謂“靜功六大專修功”一虎步功、重捶功、縮地功、懸囊功、指穴功、涅磐功﹔有“三大器械”一劍法、簪法(峨眉刺)、針法(暗器)。峨眉派的絕技,不僅包括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還有峨眉劍法,其劍歌云(據董如軍《峨眉劍技法七招》,《武林》 1992 年第 5 期)
玉女素心妙入神,殘虹一式定乾坤,
身若驚鴻鶯穿柳,劍似追魂不離人。
臨敵只須出半手,縱是越女也失魂。
峨眉派的劍法和簪法,姿勢優美而威力十足,也是峨眉的絕技。
峨眉派的分支,據清初《峨眉拳譜》上說:
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
皎皎峨眉月,光輝滿江湖。
“五花”是從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
一、黃陵派,據說從陝西流入﹔
二、點易派,以川東涪陵點易洞而得名﹔
三、青城派,以川東道家勝地青城山得名﹔
四、鐵佛派(云頂派),川北較為盛行﹔
五、青牛派。以川東丰都青牛山而得名。
“八葉”是從技擊風格角度所分的八派:
一、僧門,據說傳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稱“申門”。特點是巧、快、靈、動,如猢猻狀,別名“猻門”。
二、岳門、據說由岳飛所傳,特點是矮樁,手法不划圓不成拳。
三、趙門,據說為趙匡胤所傳,借鑒少林派太詛長拳(據說也是趙匡胤所傳)等拳法,特點是高樁。又因習練紅拳,稱為“紅門”。
四、杜門,以傳說中諸葛亮八陣圖之“杜門”而得名,一說拳法傳于自然門杜觀印。特點是封鎖嚴密,善于防守。
五、洪門,相傳以明太詛洪武年號而得名,習練大、小洪拳,特點是剛勁。
六、化門,又稱“蠶閉門”、“纏閉門”,三十六閉手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緊封敵手,使其不能施展。
七、字門,又稱“智門”,因收勢擺成字形而得名,特點是高樁長手,起伏大。
八、會門,又稱”慧門”,以神拳為代表,,講究觀師默像,念咒語,頗為神秘。
峨眉派總的特點,在于亦剛亦柔,如玉樹臨風,是諸家武朮中姿態優美的一種。 有詩贊峨眉派說(見孟憲超《對峨眉派拳朮的進一步探討》,《武林》1987 年第四期):
絕藝驚人俠士風,千年擊技古今同。
堪開玄理樹新幟,悟透禪機棄舊功。
假身玉女虛是實,真諦峨眉有非空。
諸家應復昔時而,妙處良然在個中。
雖非“天下第一”,亦不妨自成一格吧。
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與洪門天地會之“峨眉山”不同,洪門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虛構,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實指。
從明代開始有峨眉派的記載, 明代中葉人唐順之(1507 一 1560 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荊川先生文集》里,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豎發一頓足,崖石進裂驚沙走。
來去星女擲靈梭,夭矯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車停,縮首斜鑽針眼透。
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余奇未竟己收場,鼻息無聲神氣守。
道人變化固不測,跳上蒲團如木偶。
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倏忽神奇,變化萬方,難怪要引起詩人的極大興奮了。
關于峨眉派的起源,據峨眉派的拳志說:
祖師原為一道姑,后入佛門。……是時,師善技擊,善研各家拳法,慮各家拳法繁雜,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多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辟蹊徑,創不接手之拳法,獨樹一幟,……積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習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譽,稱日峨眉拳,后弟子至峨眉山,偶諧其音,始稱峨眉,此拳名之始未也,
恐汝不識,為汝志之,師本與世無爭,娛身可矣,御侮可矣,奚傳姓名。(據孟憲超《峨眉拳(上)》,《武林》1986 年第 4 期)。
由此可見,峨眉最初是一個由女子所創的武林門派,開始的時候叫做玉女拳法,后因祖師人了佛門,又以稱女子為“蛾眉”和佛教聖地之“峨眉山”的雙重含義而得名。
峨眉派功法介于少林陽剛與武當陰柔之間,亦柔亦剛,內外相重,長短并用。攻防兼具入拳經上講:“拳不接手,槍不走圈,劍不行尾,方是峨眉。”“化萬法為一法,以一法破萬法。”總之是以弱勝強,真假虛實并用,站在女子的地位融匯了南拳、少林、武當等眾家之長。
從宗教淵源上看,峨眉亦僧亦道,而以道姑為主。在武俠小說中,金庸《倚天屠龍記》說是郭靖幼女郭襄,因為心中愛慕楊過,而又尊敬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所以云游天下,借此暢解胸中塊壘。后得機會聽覺遠念涌《九陽真經》,創立峨眉派,后來傳至滅絕師太,其弟子紀曉芙、周芷若等,皆為道姑,此外,峨眉派的許多招式,也都具有女性的色彩,如拳法中的一面花、斜插一枝梅、裙里腿、倒踩蓮等,又如劍法中的文姬揮筆、索女撣塵、西子洗面、越女追魂等,簪法中的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等,都完全是女子的姿態。又如峨眉派的著名兵器峨眉刺,又稱玉女簪,也是由女子發簪變來的。
峨眉派武功有所謂“動功十二樁”──天、地、之、心、龍、鶴、風、云、大、小、幽、冥﹔又有所謂“靜功六大專修功”一虎步功、重捶功、縮地功、懸囊功、指穴功、涅磐功﹔有“三大器械”一劍法、簪法(峨眉刺)、針法(暗器)。峨眉派的絕技,不僅包括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還有峨眉劍法,其劍歌云(據董如軍《峨眉劍技法七招》,《武林》 1992 年第 5 期)
玉女素心妙入神,殘虹一式定乾坤,
身若驚鴻鶯穿柳,劍似追魂不離人。
臨敵只須出半手,縱是越女也失魂。
峨眉派的劍法和簪法,姿勢優美而威力十足,也是峨眉的絕技。
峨眉派的分支,據清初《峨眉拳譜》上說:
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
皎皎峨眉月,光輝滿江湖。
“五花”是從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
一、黃陵派,據說從陝西流入﹔
二、點易派,以川東涪陵點易洞而得名﹔
三、青城派,以川東道家勝地青城山得名﹔
四、鐵佛派(云頂派),川北較為盛行﹔
五、青牛派。以川東丰都青牛山而得名。
“八葉”是從技擊風格角度所分的八派:
一、僧門,據說傳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稱“申門”。特點是巧、快、靈、動,如猢猻狀,別名“猻門”。
二、岳門、據說由岳飛所傳,特點是矮樁,手法不划圓不成拳。
三、趙門,據說為趙匡胤所傳,借鑒少林派太詛長拳(據說也是趙匡胤所傳)等拳法,特點是高樁。又因習練紅拳,稱為“紅門”。
四、杜門,以傳說中諸葛亮八陣圖之“杜門”而得名,一說拳法傳于自然門杜觀印。特點是封鎖嚴密,善于防守。
五、洪門,相傳以明太詛洪武年號而得名,習練大、小洪拳,特點是剛勁。
六、化門,又稱“蠶閉門”、“纏閉門”,三十六閉手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緊封敵手,使其不能施展。
七、字門,又稱“智門”,因收勢擺成字形而得名,特點是高樁長手,起伏大。
八、會門,又稱”慧門”,以神拳為代表,,講究觀師默像,念咒語,頗為神秘。
峨眉派總的特點,在于亦剛亦柔,如玉樹臨風,是諸家武朮中姿態優美的一種。 有詩贊峨眉派說(見孟憲超《對峨眉派拳朮的進一步探討》,《武林》1987 年第四期):
絕藝驚人俠士風,千年擊技古今同。
堪開玄理樹新幟,悟透禪機棄舊功。
假身玉女虛是實,真諦峨眉有非空。
諸家應復昔時而,妙處良然在個中。
雖非“天下第一”,亦不妨自成一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