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講義
發表於 : 週二 7月 21, 2009 11:58 am
吳式太極拳講義
(吳公藻(1899-1983)為吳式太極拳鑑泉宗師之次子;馬嶽梁(1901-今)為鑑泉宗師之長婿,上海鑑泉太極拳社社長,吳式太極拳傳人。該講義於1935年首次出版,因文字簡要而於太極拳要義闡發詳盡,久已遐邇武林。今據1985年香港上海書局再版材料分7部分植入,以饗同好。)
第一章概論
太極拳創於何時? 眾說紛紜。 據明史“方伎傳”所載“洪武(1368-1398)十七年太祖詔求三豐不赴。二十五年乃隧入雲南。建文元年完璞子訪三豐於武當,適從平越歸來,相得甚歡。永樂四年侍讀士胡廣奏曰:三豐深通道法,拳技絕倫。……”此說大致可信,是則太極拳傳於世已六百年。 清同治(1862-1974)年間吳家太極拳第一代宗師全佑受業於楊露蟬楊班侯父子,受露蟬之命拜於班侯門下,於今已傳世五世,亦百有餘年。 一種學術能流傳於久遠而不替,且世世代代發揚光大,戰後更發展至南洋、美加等地,定有其必傳之價值,茲綜其要而言之:
一、以盤架為體,在強健筋骨,調和氣血,合乎現代生理學與病理學之理,能防疾病於未發,亦能療之於已發,祛病延年,為後天養生之術;
二、以推手為用,循太極動靜之理為法,採虛實變化之妙為用,合乎心理學和力學之理,以柔克剛,以剛濟柔,可以得技擊實用之效;
三、應敵時隨屈就伸黏連不脫,能因人之勢,借人之力而致敵於敗,非力敵,而係智取;
四、太極拳為道家之行功,注意武德修養,每一姿勢無不中正安適,每一動作無不輕靈圓活,決無剛猛激烈致敵於死地之意,此為仁;
五、以養氣蓄勁,柔中有剛,精神內斂,意存丹田,則愈練愈精,愈練愈微,由微入妙,由妙入神,而至形神合一,達到大勇無畏境界。 太極拳一不用氣,用氣則滯;二不用力,用力則斷;三不用法,有法則盡(唯初學者則不能無法,須知先有規矩後成方圓;先有法而後無法,則臻最高境界)。 而係以棉、柔、巧為行功要旨。 其動也,則全身無不動;其靜也,則全身無不靜,動中寓靜,靜中寓動,動靜互變,無笨重遲滯之弊。 男女老幼皆可習練,動作純任自然,物來順應,學之毫無困難,苟能精勤研究,歷久不懈,獲益非淺。
第二章太極原理
孔子(551-479B.C.)贊易,始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像生八卦。 宋週頤撰“太極圖”推道體之本原曰:無極而太極,如吾心寂然無思,萬善未發,是無極也。 然此心未發,自有昭然不昧之本體,是太極也。 太極乃宇宙生化之原,雖是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然一切形象,聲色皆有太極生化而出。 是以拳經曰:“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由此可知太極者,動靜而已;陰陽者,太極而已。 在靜極而動,動極而靜之中,太極永處變動開合之狀態。 舉凡天地萬物,一往一來,無時不刻盡在變動之中,此即太極之微旨。 在拳而言太極者,因其原理由太極之動靜、陰陽、開合之變化而來。 其基本在動中求靜,靜中求動。 而其動作則主要研究虛實,虛實即是陰陽。 是以學者首先應知陰陽動靜之理,然後循序漸進。
第三章陰陽動靜
陰陽者,天地之道。 為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凡一切立於對等地位之事物,皆曰陰陽。 以太極拳而言,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剛者為陽,柔者為陰;攻者為陽,守者為陰;動者為陽,靜者為陰;進者為陽,退者為陰;實者為陽,虛者為陰。 此乃雙方立於對等地位而運用其變化者也。 運用變化中,無論在動在靜,必須保持中定,否則即有過或不及。 過者,過其量也,在勢、在力、在勁均超過其本能之謂。 不及者,不足也,不足則本能無從發揮。 在易理而言,陽盛則陰消,陰盛則陽消。 火盛制水,水盛制火,彼此循環不息。 在拳理而言,盛是將過其體力與氣力合用之極,一過限謂之偏盛、失中,此乃陽極陰生,陰極陽生之理。 練習太極拳必須注意陰陽消長與物極必反之理;尤須知道滿招損謙受益之道,悟陰陽互妙而達中和之本,則規矩方圓得其要矣。
第四章入門基礎
太極拳以盤架為體,推手為用。 初學盤架時,姿勢務求中正安適;動作必須輕靈圓活。 茲將八大要點列述如下:
一中:心氣中和,神清氣沉,立點在腳。 重心緊於腰脊,精神含斂於內,乃能中定沉靜。
二正:每一姿勢,務求端正,最忌偏斜。 雖或俯或仰,或伸或曲姿勢繁多,其重心必須穩定。 重心穩定則開合靈活自如,進退有序;重心不立則開合失其關鍵,虛實不清。
三安:安然之意,切忌牽強。 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適,動作均勻,呼吸和平,神氣鎮靜乃無氣滯之病。
四舒:舒展之意。 姿勢動作務求開展,使全身關節節節舒展,然非用力伸張,而係自然徐徐松展,自能得到鬆活沉著之趣。
五輕:輕靈之意,然忌漂浮。 動作輕靈緩和,往來自由自在,久之能生松沉之勁,進而生粘黏之勁,故輕字是練拳下手之處,入門之徑也。
六靈:靈敏之謂。 由輕靈而鬆沉,由松沉而粘黏,能粘黏即能連隨,能連隨而後能靈敏,則可悟及不丟頂。
七圓:圓滿之意。 每一動作務求圓滿而無缺陷,則能渾成一氣而免凹凸斷續之病,推手用勁,非圓不靈,處處能圓則活矣。
八活:靈活而無笨重遲滯之意。 上述各節融會貫通後,則屈伸開合,進退俯仰皆能自由。
第五章身法要義
人身可分三部九節,三部即脊椎,兩臂與兩腿。
屬於脊椎者:一頭頂,二胸背,三腰腹,此三節為人體之主幹。
屬於兩臂者:一兩手,二兩肘,三兩肩,此三節為人體之上肢。
屬於兩腿者:一兩胯,二兩膝,三兩足,此三節為人體之下肢。
身法分上中下三盤。 胸背以上為上盤,腰胯為中盤,膝腿以下為下盤。 三盤功夫非每人能兼而有之,因人體之長短,體力大小而不同。 所以矮者多取高者之中下盤,高者專打矮者之中上盤。 身小靈活者善走,身高體重者善守。 力大者多攻勢,力小者多守勢。
初學盤架應走低勢,動作開展,進退之間注意虛實轉換,緩步而進、緩步而退。 如此則肌肉日漸堅實,筋絡增強力量,關節曲伸持久,日久自能產生彈力,此種彈力即柔中寓剛之力。 腰胯為全身之樞紐,為武功身法主要部分,進退顧盼之時,必須立身中正,四末自然就序。 太極拳用腿之時甚多,如單雙擺蓮、分腳、蹬腳、金雞獨立、胯下勢、進步摟膝、退步倒攆猴等等皆是。 而用腿之時必須腰胯松沉,上下四平八穩,以兩膝兩胯旋轉之法而出之,所以要涵胸、拔背、鬆肩、垂肘、裹襠、護臀、鬆胯及尾閭中正。
太極拳身法是由上而下,所以上盤功夫最為重要。 每一動作全是圓形,運用連續不斷。 點有點之轉法,線有線之轉法,面有面之轉法。 軸心與車輪之面積雖有大小,而圓周一定是三百六時度,轉法分寸全靠自己掌握。 人體雖有三部九節,身法亦分上中下三盤,然應用之時則須完整一氣,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節節貫穿,自能得心應手。
第六章推手法則
太極推手是甲乙雙方處於對等地位,進行互攻互守,目的雖在戰勝對方,然非敵我鬥爭,而是同門之間互作技術研究,冀理論實踐相結合,用以鍛煉手法、身法與腿法。 也即是鍛煉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一升一降、一沉一浮、一屈一伸、一開一合與勁走圓圈之功夫。
推手有主動與被動之分。 主動謂之“問”,被動謂之“答”。 彼有所問,我必“聽”而後“答”,主動採取各種方法進攻,背動者亦採取各種方法以系重心,一攻一守、一問一答,時而反守為攻,反答為問。 以意探之,以勁問之,矣*其答复,再聽虛實,若問而不答,則可進而擊之,若有所答,則須聽其動靜之緩急及進退之方向,始能辨其虛實。
互作攻守之時,平面進退狀如波浪,有起有伏;立體升降則如螺旋轉動,旋上旋下作彈性伸縮;圓圈方位分橫圈、縱圈與平圈三種,橫圈是上下旋轉,縱圈是前後旋轉,平圈是左右旋轉,再加一種斜圈旋轉,用之於周身,就如一顆九曲球,令對方感到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太極拳講究陰陽,說對待,論動靜。 何謂陰陽、對待與動靜? 則由推手實踐中體會得來。 當雙方對立而未有任何動作是謂靜態,陰陽未分。 挨*一方擬有所動而在將展未展之際,謂之動機。 靜態象徵太極,一動則陰陽已分。 由無而有,互相對待,一理二氣,四象八卦種種變化隨之而生。 動者為陽,靜者為陰;陽主攻,陰主守;陽以進為長,陰以退為消;陽以變為開,陰以化為合。 進退伸縮,盼顧旋轉盡在變化之中矣。
太極推手有不動步推手,進退步推手。 大履步步法於九宮步步法等多種。 不動步推手謂之四正,進退步推手謂之四隅,大履步步法又名八門五步。 八門者,四正方四斜方,五步者,上三步退兩步。 九宮步步法所走方位與兒童學習書法之九宮格同,甲乙雙方各進退四步,二人互踏中央戊己土。 太極拳步法均按五行、八卦、九宮步法變化,其他如川字步、丁字步、八字步、弓腿、坐腿、騎馬勢全在其中。
第七章致學十要
一中定:伸屈與開合之未發謂之中,寂然不動謂之定。 心氣清和,精神貫頂,不偏不倚,是為中定之氣,道之本也。 何以守中? 無過不及。 何以能定? 不為起使,不為利誘。 伸屈開合,進退顧盼,互爭者中也。 中者,以腳為立點,以勢為重心,以動作為樞機,故曰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此雖技之一端,實為全體之綱領。
二虛領頂勁:頂勁即頂頭懸。 頭頂正直,腹內鬆淨,氣沉丹田,精神貫頂,如不倒翁上輕下沉,又如水中浮標漂浮不沒。 歌曰:神清氣沉任自然,漂漂蕩盪浪裡轉攢;任你風浪來推打,上輕下沉不倒顛。
三感覺:身有所感,心有所覺。 有感必有應,所應復為感,感應互生,人於精微。 推手互相問勁、找勁,即是鍛煉感覺與反應,感覺靈敏,變化無窮。
四聽勁:聽者權也,即權衡輕重,推手時偵察敵情謂之聽,聽之於心,凝之於耳,行之於氣,運之於掌,以心行意,以意運氣,以氣運身,聽而後發。 聽勁要準確靈敏,隨其伸就其屈,乃能進退自如。
五量敵: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整軍行旅之初,當先審己而量敵,以計勝負也。 拳雖小道,其理亦然,以己之短當人之長,謂之失策;以己之長當人之短,謂之得計。 量敵應問勁,問其動靜,聽其來勁方向與重心所在。 彼此未進入攻守之時,應以靜待動,以逸待勞,不存主見。 彼未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 當彼此相互承變之間,即知其虛實而應付之。
六知機:推手分三個功夫階段,由不知不覺而後知後覺,由後知後覺而先知先覺。 當陰陽未分,動靜未明,姿勢未成,虛實未知。 似有徵兆時謂之機,此唯高手能知之。 能知機則能造勢,所謂無中生有,乘機而動,低手則反之。 高手心氣沉靜,姿態雍容,逆來順受,運用自如,低手則進無門,退無路,攻之不可,守之乏術,此即知機與不知機之分。
七雙重:無虛實謂之雙重。 雙重之病有雙手與雙腳之分。 拳經曰:'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又曰:'有數年純功而不能運化者,率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是故雙重之病最難自知自覺,非知虛實之理,不易避免,能解此病則聽勁。 感覺。 虛實。 問答皆融會貫通。 推手時若對方用力推我,而我用力抗之,相持不下謂之滯,此即雙方之雙重。 若彼此各順來勢,不以力抗而順其來勁之方向引之前進,使其落空,此即偏沉所致。 若以雙手按對方之上盤,而對方力氣極大,攻之不可,則採×虛實之法,以雙手撫其肩,左手由彼之右肩下履×,右手擊其左肩,此時我雙手作交叉十字勢,同主一方,而發勁成一圓圈,則彼必側斜而倒地,此即發勁偏沉所致也。
八捨己從人:捨棄自己主見,依從對方動作,隨其所適,因而取之,順而成之,合而解之,由被動轉為主動。 主動能造機造勢,而後得機得勢,處處隨曲就伸,則無往而不利。
九鼓盪:氣沉、腰鬆、腹淨、含胸、拔背、鬆肩、垂肘,節節舒展,動之靜之,虛之實之,開之合之,剛之柔之,此種混合之勁謂之鼓盪。 以心行意,以意運氣,以氣運身,鼓蕩之勁乃生。 由於心氣貫穿,陰陽變化頃刻而來,猶如狂風暴雨,驚濤駭浪。 在同門之中運用鼓盪勁,多是高手指導低手,使對方腰腿生長彈性抵抗力,增強感覺敏銳,久之則感應靈活。 在應敵之時則用來摧毀對方之守勢,牽引對方之重心,使其立點不穩,擾亂對方步驟,疲勞對方精神。 太極拳最高境界尚有名曰採×浪花者,全以鼓蕩之勁震撼對方,使其如航海遇風,出入波浪之中,眩暈無主,傾斜顛簸,自身重心難以捉摸,即是鼓蕩之作用。
十重心:研究太極拳勁之平衡作用,即是研究各種姿勢與動態之穩定而求其重心。 無論站立或俯仰,各有其重心存在,推手原理即在各種動態中研究力之平衡關係。 如穩定則重心升高,如為不穩定則重心降低,如為中立則不升不降。 更應知穩定平衡之時,重心必須在最低處。
第八章應用四則
太極拳應用方法有四:發、拿、打、化。 用之於周身,無處不可發,無處不可拿,無處不可打,亦無處不可化也。
一發勁:發即是發出之謂,或使其跌僕以製止對方進攻,無論主動被動,均可以勁發之。 發勁之應用猶如打彈子,持桿者要計算台球之位置和角度,而後決定用高桿或低桿或平桿,或左或右以及用力之大小,既不能快亦不能慢,要恰到好處時發之。
二拿勁:拿即截止對方進攻,拿住對方手臂,避開對方之重點,或拿住對方關節,以牽制對方活動,或拿對方重心,使其失中。 然此法並非用力抓拿,而是用粘與黏拿之。 太極拳拿法與外家擒拿手法不同。 擒拿手法系抓關節,拿經絡,制穴道,使對方不堪痛楚而就範。 太極拳則以勁拿勁,拿對方關節,使其屈伸不得自由;拿對方腰胯,使其進退失據;拿對方重心,使其失中而全身無法控制。
三打勁:打即是打擊對方,或打出,或打倒,目的在於製敵致勝,使其無反擊能力。 打勁有打勢與打意之分。 打勢是打對方攻勢,一拳一掌可以打人,肩、肘、胯、膝也可以打人。 打意是刺激對方精神,或指上打下,使對方感覺本在上部而勁已打到下部,或先重而後輕,或先輕而後重,或聲東而擊西,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使對方難以捉摸。
四化勁:化即是化解對方進攻。 以柔化之為主。 所謂以柔克剛,有若無、實若虛,因其所適,順而成之謂之化。 並非不抵抗,而是大化小,小化無之意,以期制止對方賡續前進,此即實則洩之,虛則補之,迎而奪之,承變而擊之也。
第九章十三勢解說
十三勢者,按五行八卦之數,言推手有十三種勁與勢也。 五行可分為內外兩解。 行於外者為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蘊於內者為粘、連、黏、隨、不丟頂。 八卦亦分內外兩解。 行於外者為四正、四隅;蘊於內者為堋、履、擠、按、採、冽、肘、靠。 行於外者為勢,即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與四正、四隅。 蘊於內者為勁,即粘、連、黏、隨、不丟頂與堋、履、擠、按、採、冽、肘、靠。
第十章五行要義
一粘勁:粘者,如兩物互交,粘之使起,太極拳中謂之勁。 此勁非直接粘起,實間接而生,含有勁意相兼兩義。 如對方實力強大,體質堅實,氣力充沛,椿步穩固,似難使其掀動或移其重心,然用粘勁即可使其自動失中。 其法係以意探之,使其氣騰,全神上註,則其上重而下輕,其根自斷。 此係對方之反動力所致,我只是順其反應以不丟頂之勁引其懸空。 其勁似松非松,不即不離,主動吸引對方,是為粘勁。 粘勁如掌之與球,一撫一提之間,運用純熟則球不離手,球隨手轉,粘之即起,所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之謂也。
二連勁:連者,貫也。 不中斷、不脫離,繼續連綿,無停無止,無休無息,是為連勁。 此勁屬被動,其意即在接觸之中始終跟進跟退,不自停息。
三黏勁:黏者,黏貼之意。 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浮我升,彼沉我松,使對方感覺丟之不開,投之不脫,如黏如貼,難解難分。 在我是不丟不頂,不即不離,有機則乘,無機則俟。 其進也引而困之,其退也截而擊之,於被動中爭取主動。
四隨勁:隨者,從也。 緩急相隨,進退相依,不先不後,捨己從人是謂隨。 拳經曰:'因敵變化示神奇,須在隨字下功夫'。 要在對方得意處使其失敗,此即被動中取勝之道。
五不丟頂:丟者,開也;頂者,抵也。 不脫離,不抵抗,不搶先,不落後。 五行之源,輕靈為本,是為不丟不頂勁。 雙方互作攻守時,心要平,氣要靜。 心之所使,意之所達,氣之所行,進退變化,攻擊防守,粘連黏隨,體無不備,用之不賅。
第十一章八法之力學原理
凡物變換位置,謂之運動。 運動之原因則由於力,故論運動之原因者曰力學。 古代希臘哲學家。 數學家。 博物學家阿基米得說:'如能使我於太空中得一立足之支點,則我能使龐大之地球移動'。阿基米得是槓槓與浮力原理之發現者,深信利用槓桿。加下力於其上,而能起大力之作用,無論體質與重量如何巨大之物體,亦能使之移動。
太極拳四兩撥千斤原理與力學槓桿原理不謀而和,同是一小力起大力作用。 技擊所憑藉者,一身與四肢耳。 以手擊人或以腳踢人,無論為手為腳必須進行一種運動,此種運動必有一支點和力點。 支點被移,用力點之作用即可改變之。 故太極拳之應敵,不接觸對方之重點,而係移動其支點,使其自己失中,或引導對方之力量,使其落空;或籍對方之攻勢,使其作方向之轉移。 凡此種種,皆力學也。 推手八法之堋、履、擠、採、列、肘、靠,茲以機械轉動之原理解說如下:
一掤勁:此乃輪軸之上旋作用。 對方大力壓下,其進攻位置當在上部,則順其來勢與方向,加以向上旋轉動作,使對方之力必懸空。 上旋作用等於輪帶之下加一從動輪軸,可起轉移牽引之效,使對方之力落空。 減輕重量之滑輪或軸心中之彈丸,以及氣之膨脹或浪潮之向上作用均屬掤勁。
二履勁:此乃輪軸之左右旋轉作用。 左旋謂之左履,右旋謂之右履,斜上旋謂之堋履,斜下旋謂之採履。 若以手掌運用履勁,不必旋轉,只是以掌心或手指加以粘黏牽引即可。 輕重快慢,全以對方之動向為轉移,自己只須不丟不頂,隨其所之而之。
三擠勁:此乃兩個輪軸並行而異向之旋轉作用。 如壓面機之滾軸,同時向內旋轉,則面片在兩重並旋之中逼擠而出。 推手時一方以肘勁或靠勁進攻,另一方則以採履之勁順而入反出。 此勁須用剛勁,即口訣曰:'如錢之投鼓,如球之撞壁'也。
四按勁:此乃輪帶之挫動作用。 輪帶處於發動機與大車輪之間,其動態如水之流洩,能起帶動牽引作用。 輪帶錶面屬堋勁,裡面與車輪接觸部分屬按勁。 大車輪本身是被動,受輪帶之挫力而旋轉者也。 又如製爆竹之挫紙機,半月形車輪下置半月形挫床,將紙筒置挫床上,車輪推過,紙筒即被挫緊,亦屬按勁。 然按勁並非全力下按,太極拳諸勁全是旋轉,是活動力而非死力。
五採勁:此乃輪軸之下旋作用。 對方用力進攻,我則在其長臂上加一輪軸,有牽引其前進之作用,所謂仰之彌高,俯之彌深,進之愈長,退之愈速之意。 此勁在平衡對方之力時起槓桿作用,即如秤桿與秤砣,不問物體輕重,僅將極小之秤砣加以牽引轉動而已。 凡對方之力向前向上時均可以採勁牽引之,其根自斷,其身自浮。
六列勁:此乃輪盤之旋轉作用。 平面旋轉或離心旋轉均屬列勁,如投物於旋轉中之輪盤,必被摔出也。 對方一受列勁非但無法站立,無法維持重心,更有被拋離之感覺。 列勁包含堋、履、勁、按、採等功能,兼有一股內在之力,形成一渾圓之旋轉體,其性極剛而烈。
七肘勁:此乃將堋、履、擠、按、採、列等六種勁混合運用於肘臂之上。 運用之法完全聽隨對方之動作而動作之,如搬攔捶等。 無論內圈外圈,或上下左右翻轉,肘裡捶,肘開花之勁,均由此處。 拳經曰:'含胸拔背,鬆肩垂肘',便是運用肘勁要領,要鬆軟柔化也。
八靠勁:分為肩靠與背靠。 肩靠多屬乘虛而入,或順勢而取。 利用肩打,如杵之與臼、擊而搗之。 背靠多用於兩人相互抱持或轉變方向時,由腰而被扭轉旋動之。 背靠雖用背打,但與肩靠有連帶關係,善用肩打也彼連帶用背。 靠勁不在於姿勢,而在於氣之膨脹作用,宛如突然爆炸,使對方感受到強烈震撼也。
第十二章順勢借力
太極拳不尚用力而尚借力,即藉用對方之反應力也。 借用之理猶如泅水,諳水性者知水有浮力、壓力與阻力;有向上作用、浪潮作用、急流動力與旋轉動力等。 推手法則亦與泅水相似,在任何攻擊下,處處皆以對方為水,而保持自己浮於水面為目的。 對方之鼓盪猶如水之膨脹,一浮一沉,衝擊回洩,應以踩水之法維持自己重心。 橫過河必須逆上而順下,始能到達彼岸。 嘗見沿河赴市者,上行徒步而去,下行徒步而返,一泅數十里,不用力,不用氣,物置於頂而不濕,藉水浮力而為己用也。
推手道理亦復如此,高手能順勢借力,周旋自如;低手則枉用力氣,處處受制,且愈動愈沉,非但不能前進,甚至有滅頂之虞。 推手之借力亦如行舟,應知行舟之際,無論以槳以擼以螺旋槳,其理皆一,飛機螺旋槳與輪船螺旋槳情形相似,借他力為己用也。 習太極拳者,能知水之阻力與空氣壓力,庶幾近道矣。 所謂借風駛帆,順水推舟,順之則浮,逆之則沉,設遇險灘急流,如知撐擎支持,一槁之力可以轉危為安,槁之不順,殆矣。
第十三章纏絲勁要旨
纏絲者,猶絲之互纏。 用之於推手,即彼此互相聽勁、互相問勁、互相拿勁、互相化勁、互相爭取主動、互相進行包圍運動戰術也。
纏絲勁有里纏、外纏、上纏、下纏、進纏、退纏等六法。 用之於臂,用之於腿,更用之於腰胯,以至周身連綿運用,如環之無端,連環用之如絲之纏也。 纏之為用即是圈轉之法,有前後、左右、上下、進退等方向。 包含粘、連、黏、隨、不丟頂之變通,以及堋、履、擠、按、採、列、肘、靠八法中之勁。 懂纏絲勁者感覺敏銳,聽勁準確,能隨屈就伸,運用自如,易爭取主動,不懂者出手多是直出直入,橫進橫退而欠圓活,且多棱角,多缺陷或多凹凸之處,易受制於人。
運用纏絲勁並非死纏不放或相互糾纏不清,而純係柔軟圓活之運用。 在情勢變化之中,運用發、拿、打、化之時,尤須注意順逆、呼吸、收放、吞吐:
順:從動為順,是因敵所適之意。 逆:背馳為逆,是逆轉對方動作。
呼:膨氣為呼,是膨腹而應之意。 吸:收氣為吸,是收腹而引之意。
收:取之於敵,是順勢而取之意。 放:適可而發,是準備放射之意。
吞:待敵自投,是設網而伺之意。 吐:擒而復縱,不厭詐以觀其變。
以上四種相對動作,主要在於精神而非氣力,是以心意為主,以氣力為輔,正如拳經曰:“若問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位骨肉臣。”也。
第十四章生剋制化論
推手運動中,雙方互相對待,全是相生相剋,互制互化。 如能掌握生、克、制、化,則穩勝卷.。 茲分述如下:
一生:助我為生。 助我以力或助我以勢,則我有力可藉,要勢可承。
二克:背我者為克。 柔極克剛,剛克克柔,遇剛則以柔克之,遇柔則以剛克之。
三制:約我為制。 靜能製制動,是以出靜以待以逸待勞。 正能制邪,中能制偏,是以在勢在勁,必須得其中正。 園能製方,是以必須圓活,切忌方滯。
四化:順我為化。 勢大化小,勢小化無。 合而解之,消於無形。
第十五章授受關係
練習太極拳,每因學者性情之不同,而功夫造詣各異,雖同一師乘,而對拳理之領悟,盤架之姿勢及應用之法則各有不同,所以教者應因人而教,學者更應自知個性之優卻點而學之。
性情大約可分剛柔兩類。 剛者急而烈,剛之上者為強,剛之下者為暴。 柔者溫而順,柔之上者心氣中和而篤敬,柔之下者則意志簿弱無進取心。 剛之上者喜爭強鬥勝,不屈人下,學習多務於剛,剛之者暴燥而魯莽,學者多務於猛。 柔之上者性喜和平,學者多務於柔,柔之下者心意不堅,不求甚解。 太極拳講剛柔相濟,必須鍛煉到剛不過,柔不弱,如此乃能進德修業。 柔之上者學習太極拳,容易增長功夫,性情剛之下者每每誤解慢與不用力為懶散儒弱之意。 其實慢與不用力正是鍛煉功夫之要旨,猶如煉鋼,由生鐵而熟鐵,由熟鐵而成精鋼,非長期火候不為功。
所以必須由慢而成及不尚氣力而尚用意者,因用力則笨,用氣則滯,是以沉氣松勁,純任自然。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有若無、虛若實;逆來順受,無中生有;不丟不頂全由慢與不用力鍛煉而得之。 慢所以能靜,靜所以能守,守之謂定,此即心氣之中定也。 心氣中定而後神安,神安而後氣沉,氣沉而後精神團聚,一氣貫通。 快則心粗,心粗則氣浮,氣浮則心無所守,散亂之病生,虛實更無由求。
(吳公藻(1899-1983)為吳式太極拳鑑泉宗師之次子;馬嶽梁(1901-今)為鑑泉宗師之長婿,上海鑑泉太極拳社社長,吳式太極拳傳人。該講義於1935年首次出版,因文字簡要而於太極拳要義闡發詳盡,久已遐邇武林。今據1985年香港上海書局再版材料分7部分植入,以饗同好。)
第一章概論
太極拳創於何時? 眾說紛紜。 據明史“方伎傳”所載“洪武(1368-1398)十七年太祖詔求三豐不赴。二十五年乃隧入雲南。建文元年完璞子訪三豐於武當,適從平越歸來,相得甚歡。永樂四年侍讀士胡廣奏曰:三豐深通道法,拳技絕倫。……”此說大致可信,是則太極拳傳於世已六百年。 清同治(1862-1974)年間吳家太極拳第一代宗師全佑受業於楊露蟬楊班侯父子,受露蟬之命拜於班侯門下,於今已傳世五世,亦百有餘年。 一種學術能流傳於久遠而不替,且世世代代發揚光大,戰後更發展至南洋、美加等地,定有其必傳之價值,茲綜其要而言之:
一、以盤架為體,在強健筋骨,調和氣血,合乎現代生理學與病理學之理,能防疾病於未發,亦能療之於已發,祛病延年,為後天養生之術;
二、以推手為用,循太極動靜之理為法,採虛實變化之妙為用,合乎心理學和力學之理,以柔克剛,以剛濟柔,可以得技擊實用之效;
三、應敵時隨屈就伸黏連不脫,能因人之勢,借人之力而致敵於敗,非力敵,而係智取;
四、太極拳為道家之行功,注意武德修養,每一姿勢無不中正安適,每一動作無不輕靈圓活,決無剛猛激烈致敵於死地之意,此為仁;
五、以養氣蓄勁,柔中有剛,精神內斂,意存丹田,則愈練愈精,愈練愈微,由微入妙,由妙入神,而至形神合一,達到大勇無畏境界。 太極拳一不用氣,用氣則滯;二不用力,用力則斷;三不用法,有法則盡(唯初學者則不能無法,須知先有規矩後成方圓;先有法而後無法,則臻最高境界)。 而係以棉、柔、巧為行功要旨。 其動也,則全身無不動;其靜也,則全身無不靜,動中寓靜,靜中寓動,動靜互變,無笨重遲滯之弊。 男女老幼皆可習練,動作純任自然,物來順應,學之毫無困難,苟能精勤研究,歷久不懈,獲益非淺。
第二章太極原理
孔子(551-479B.C.)贊易,始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像生八卦。 宋週頤撰“太極圖”推道體之本原曰:無極而太極,如吾心寂然無思,萬善未發,是無極也。 然此心未發,自有昭然不昧之本體,是太極也。 太極乃宇宙生化之原,雖是無形無象,無聲無色,然一切形象,聲色皆有太極生化而出。 是以拳經曰:“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由此可知太極者,動靜而已;陰陽者,太極而已。 在靜極而動,動極而靜之中,太極永處變動開合之狀態。 舉凡天地萬物,一往一來,無時不刻盡在變動之中,此即太極之微旨。 在拳而言太極者,因其原理由太極之動靜、陰陽、開合之變化而來。 其基本在動中求靜,靜中求動。 而其動作則主要研究虛實,虛實即是陰陽。 是以學者首先應知陰陽動靜之理,然後循序漸進。
第三章陰陽動靜
陰陽者,天地之道。 為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凡一切立於對等地位之事物,皆曰陰陽。 以太極拳而言,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剛者為陽,柔者為陰;攻者為陽,守者為陰;動者為陽,靜者為陰;進者為陽,退者為陰;實者為陽,虛者為陰。 此乃雙方立於對等地位而運用其變化者也。 運用變化中,無論在動在靜,必須保持中定,否則即有過或不及。 過者,過其量也,在勢、在力、在勁均超過其本能之謂。 不及者,不足也,不足則本能無從發揮。 在易理而言,陽盛則陰消,陰盛則陽消。 火盛制水,水盛制火,彼此循環不息。 在拳理而言,盛是將過其體力與氣力合用之極,一過限謂之偏盛、失中,此乃陽極陰生,陰極陽生之理。 練習太極拳必須注意陰陽消長與物極必反之理;尤須知道滿招損謙受益之道,悟陰陽互妙而達中和之本,則規矩方圓得其要矣。
第四章入門基礎
太極拳以盤架為體,推手為用。 初學盤架時,姿勢務求中正安適;動作必須輕靈圓活。 茲將八大要點列述如下:
一中:心氣中和,神清氣沉,立點在腳。 重心緊於腰脊,精神含斂於內,乃能中定沉靜。
二正:每一姿勢,務求端正,最忌偏斜。 雖或俯或仰,或伸或曲姿勢繁多,其重心必須穩定。 重心穩定則開合靈活自如,進退有序;重心不立則開合失其關鍵,虛實不清。
三安:安然之意,切忌牽強。 由自然之中,得其安適,動作均勻,呼吸和平,神氣鎮靜乃無氣滯之病。
四舒:舒展之意。 姿勢動作務求開展,使全身關節節節舒展,然非用力伸張,而係自然徐徐松展,自能得到鬆活沉著之趣。
五輕:輕靈之意,然忌漂浮。 動作輕靈緩和,往來自由自在,久之能生松沉之勁,進而生粘黏之勁,故輕字是練拳下手之處,入門之徑也。
六靈:靈敏之謂。 由輕靈而鬆沉,由松沉而粘黏,能粘黏即能連隨,能連隨而後能靈敏,則可悟及不丟頂。
七圓:圓滿之意。 每一動作務求圓滿而無缺陷,則能渾成一氣而免凹凸斷續之病,推手用勁,非圓不靈,處處能圓則活矣。
八活:靈活而無笨重遲滯之意。 上述各節融會貫通後,則屈伸開合,進退俯仰皆能自由。
第五章身法要義
人身可分三部九節,三部即脊椎,兩臂與兩腿。
屬於脊椎者:一頭頂,二胸背,三腰腹,此三節為人體之主幹。
屬於兩臂者:一兩手,二兩肘,三兩肩,此三節為人體之上肢。
屬於兩腿者:一兩胯,二兩膝,三兩足,此三節為人體之下肢。
身法分上中下三盤。 胸背以上為上盤,腰胯為中盤,膝腿以下為下盤。 三盤功夫非每人能兼而有之,因人體之長短,體力大小而不同。 所以矮者多取高者之中下盤,高者專打矮者之中上盤。 身小靈活者善走,身高體重者善守。 力大者多攻勢,力小者多守勢。
初學盤架應走低勢,動作開展,進退之間注意虛實轉換,緩步而進、緩步而退。 如此則肌肉日漸堅實,筋絡增強力量,關節曲伸持久,日久自能產生彈力,此種彈力即柔中寓剛之力。 腰胯為全身之樞紐,為武功身法主要部分,進退顧盼之時,必須立身中正,四末自然就序。 太極拳用腿之時甚多,如單雙擺蓮、分腳、蹬腳、金雞獨立、胯下勢、進步摟膝、退步倒攆猴等等皆是。 而用腿之時必須腰胯松沉,上下四平八穩,以兩膝兩胯旋轉之法而出之,所以要涵胸、拔背、鬆肩、垂肘、裹襠、護臀、鬆胯及尾閭中正。
太極拳身法是由上而下,所以上盤功夫最為重要。 每一動作全是圓形,運用連續不斷。 點有點之轉法,線有線之轉法,面有面之轉法。 軸心與車輪之面積雖有大小,而圓周一定是三百六時度,轉法分寸全靠自己掌握。 人體雖有三部九節,身法亦分上中下三盤,然應用之時則須完整一氣,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節節貫穿,自能得心應手。
第六章推手法則
太極推手是甲乙雙方處於對等地位,進行互攻互守,目的雖在戰勝對方,然非敵我鬥爭,而是同門之間互作技術研究,冀理論實踐相結合,用以鍛煉手法、身法與腿法。 也即是鍛煉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一升一降、一沉一浮、一屈一伸、一開一合與勁走圓圈之功夫。
推手有主動與被動之分。 主動謂之“問”,被動謂之“答”。 彼有所問,我必“聽”而後“答”,主動採取各種方法進攻,背動者亦採取各種方法以系重心,一攻一守、一問一答,時而反守為攻,反答為問。 以意探之,以勁問之,矣*其答复,再聽虛實,若問而不答,則可進而擊之,若有所答,則須聽其動靜之緩急及進退之方向,始能辨其虛實。
互作攻守之時,平面進退狀如波浪,有起有伏;立體升降則如螺旋轉動,旋上旋下作彈性伸縮;圓圈方位分橫圈、縱圈與平圈三種,橫圈是上下旋轉,縱圈是前後旋轉,平圈是左右旋轉,再加一種斜圈旋轉,用之於周身,就如一顆九曲球,令對方感到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太極拳講究陰陽,說對待,論動靜。 何謂陰陽、對待與動靜? 則由推手實踐中體會得來。 當雙方對立而未有任何動作是謂靜態,陰陽未分。 挨*一方擬有所動而在將展未展之際,謂之動機。 靜態象徵太極,一動則陰陽已分。 由無而有,互相對待,一理二氣,四象八卦種種變化隨之而生。 動者為陽,靜者為陰;陽主攻,陰主守;陽以進為長,陰以退為消;陽以變為開,陰以化為合。 進退伸縮,盼顧旋轉盡在變化之中矣。
太極推手有不動步推手,進退步推手。 大履步步法於九宮步步法等多種。 不動步推手謂之四正,進退步推手謂之四隅,大履步步法又名八門五步。 八門者,四正方四斜方,五步者,上三步退兩步。 九宮步步法所走方位與兒童學習書法之九宮格同,甲乙雙方各進退四步,二人互踏中央戊己土。 太極拳步法均按五行、八卦、九宮步法變化,其他如川字步、丁字步、八字步、弓腿、坐腿、騎馬勢全在其中。
第七章致學十要
一中定:伸屈與開合之未發謂之中,寂然不動謂之定。 心氣清和,精神貫頂,不偏不倚,是為中定之氣,道之本也。 何以守中? 無過不及。 何以能定? 不為起使,不為利誘。 伸屈開合,進退顧盼,互爭者中也。 中者,以腳為立點,以勢為重心,以動作為樞機,故曰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此雖技之一端,實為全體之綱領。
二虛領頂勁:頂勁即頂頭懸。 頭頂正直,腹內鬆淨,氣沉丹田,精神貫頂,如不倒翁上輕下沉,又如水中浮標漂浮不沒。 歌曰:神清氣沉任自然,漂漂蕩盪浪裡轉攢;任你風浪來推打,上輕下沉不倒顛。
三感覺:身有所感,心有所覺。 有感必有應,所應復為感,感應互生,人於精微。 推手互相問勁、找勁,即是鍛煉感覺與反應,感覺靈敏,變化無窮。
四聽勁:聽者權也,即權衡輕重,推手時偵察敵情謂之聽,聽之於心,凝之於耳,行之於氣,運之於掌,以心行意,以意運氣,以氣運身,聽而後發。 聽勁要準確靈敏,隨其伸就其屈,乃能進退自如。
五量敵: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整軍行旅之初,當先審己而量敵,以計勝負也。 拳雖小道,其理亦然,以己之短當人之長,謂之失策;以己之長當人之短,謂之得計。 量敵應問勁,問其動靜,聽其來勁方向與重心所在。 彼此未進入攻守之時,應以靜待動,以逸待勞,不存主見。 彼未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 當彼此相互承變之間,即知其虛實而應付之。
六知機:推手分三個功夫階段,由不知不覺而後知後覺,由後知後覺而先知先覺。 當陰陽未分,動靜未明,姿勢未成,虛實未知。 似有徵兆時謂之機,此唯高手能知之。 能知機則能造勢,所謂無中生有,乘機而動,低手則反之。 高手心氣沉靜,姿態雍容,逆來順受,運用自如,低手則進無門,退無路,攻之不可,守之乏術,此即知機與不知機之分。
七雙重:無虛實謂之雙重。 雙重之病有雙手與雙腳之分。 拳經曰:'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又曰:'有數年純功而不能運化者,率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是故雙重之病最難自知自覺,非知虛實之理,不易避免,能解此病則聽勁。 感覺。 虛實。 問答皆融會貫通。 推手時若對方用力推我,而我用力抗之,相持不下謂之滯,此即雙方之雙重。 若彼此各順來勢,不以力抗而順其來勁之方向引之前進,使其落空,此即偏沉所致。 若以雙手按對方之上盤,而對方力氣極大,攻之不可,則採×虛實之法,以雙手撫其肩,左手由彼之右肩下履×,右手擊其左肩,此時我雙手作交叉十字勢,同主一方,而發勁成一圓圈,則彼必側斜而倒地,此即發勁偏沉所致也。
八捨己從人:捨棄自己主見,依從對方動作,隨其所適,因而取之,順而成之,合而解之,由被動轉為主動。 主動能造機造勢,而後得機得勢,處處隨曲就伸,則無往而不利。
九鼓盪:氣沉、腰鬆、腹淨、含胸、拔背、鬆肩、垂肘,節節舒展,動之靜之,虛之實之,開之合之,剛之柔之,此種混合之勁謂之鼓盪。 以心行意,以意運氣,以氣運身,鼓蕩之勁乃生。 由於心氣貫穿,陰陽變化頃刻而來,猶如狂風暴雨,驚濤駭浪。 在同門之中運用鼓盪勁,多是高手指導低手,使對方腰腿生長彈性抵抗力,增強感覺敏銳,久之則感應靈活。 在應敵之時則用來摧毀對方之守勢,牽引對方之重心,使其立點不穩,擾亂對方步驟,疲勞對方精神。 太極拳最高境界尚有名曰採×浪花者,全以鼓蕩之勁震撼對方,使其如航海遇風,出入波浪之中,眩暈無主,傾斜顛簸,自身重心難以捉摸,即是鼓蕩之作用。
十重心:研究太極拳勁之平衡作用,即是研究各種姿勢與動態之穩定而求其重心。 無論站立或俯仰,各有其重心存在,推手原理即在各種動態中研究力之平衡關係。 如穩定則重心升高,如為不穩定則重心降低,如為中立則不升不降。 更應知穩定平衡之時,重心必須在最低處。
第八章應用四則
太極拳應用方法有四:發、拿、打、化。 用之於周身,無處不可發,無處不可拿,無處不可打,亦無處不可化也。
一發勁:發即是發出之謂,或使其跌僕以製止對方進攻,無論主動被動,均可以勁發之。 發勁之應用猶如打彈子,持桿者要計算台球之位置和角度,而後決定用高桿或低桿或平桿,或左或右以及用力之大小,既不能快亦不能慢,要恰到好處時發之。
二拿勁:拿即截止對方進攻,拿住對方手臂,避開對方之重點,或拿住對方關節,以牽制對方活動,或拿對方重心,使其失中。 然此法並非用力抓拿,而是用粘與黏拿之。 太極拳拿法與外家擒拿手法不同。 擒拿手法系抓關節,拿經絡,制穴道,使對方不堪痛楚而就範。 太極拳則以勁拿勁,拿對方關節,使其屈伸不得自由;拿對方腰胯,使其進退失據;拿對方重心,使其失中而全身無法控制。
三打勁:打即是打擊對方,或打出,或打倒,目的在於製敵致勝,使其無反擊能力。 打勁有打勢與打意之分。 打勢是打對方攻勢,一拳一掌可以打人,肩、肘、胯、膝也可以打人。 打意是刺激對方精神,或指上打下,使對方感覺本在上部而勁已打到下部,或先重而後輕,或先輕而後重,或聲東而擊西,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使對方難以捉摸。
四化勁:化即是化解對方進攻。 以柔化之為主。 所謂以柔克剛,有若無、實若虛,因其所適,順而成之謂之化。 並非不抵抗,而是大化小,小化無之意,以期制止對方賡續前進,此即實則洩之,虛則補之,迎而奪之,承變而擊之也。
第九章十三勢解說
十三勢者,按五行八卦之數,言推手有十三種勁與勢也。 五行可分為內外兩解。 行於外者為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蘊於內者為粘、連、黏、隨、不丟頂。 八卦亦分內外兩解。 行於外者為四正、四隅;蘊於內者為堋、履、擠、按、採、冽、肘、靠。 行於外者為勢,即前進、後退、左顧、右盼、中定與四正、四隅。 蘊於內者為勁,即粘、連、黏、隨、不丟頂與堋、履、擠、按、採、冽、肘、靠。
第十章五行要義
一粘勁:粘者,如兩物互交,粘之使起,太極拳中謂之勁。 此勁非直接粘起,實間接而生,含有勁意相兼兩義。 如對方實力強大,體質堅實,氣力充沛,椿步穩固,似難使其掀動或移其重心,然用粘勁即可使其自動失中。 其法係以意探之,使其氣騰,全神上註,則其上重而下輕,其根自斷。 此係對方之反動力所致,我只是順其反應以不丟頂之勁引其懸空。 其勁似松非松,不即不離,主動吸引對方,是為粘勁。 粘勁如掌之與球,一撫一提之間,運用純熟則球不離手,球隨手轉,粘之即起,所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之謂也。
二連勁:連者,貫也。 不中斷、不脫離,繼續連綿,無停無止,無休無息,是為連勁。 此勁屬被動,其意即在接觸之中始終跟進跟退,不自停息。
三黏勁:黏者,黏貼之意。 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浮我升,彼沉我松,使對方感覺丟之不開,投之不脫,如黏如貼,難解難分。 在我是不丟不頂,不即不離,有機則乘,無機則俟。 其進也引而困之,其退也截而擊之,於被動中爭取主動。
四隨勁:隨者,從也。 緩急相隨,進退相依,不先不後,捨己從人是謂隨。 拳經曰:'因敵變化示神奇,須在隨字下功夫'。 要在對方得意處使其失敗,此即被動中取勝之道。
五不丟頂:丟者,開也;頂者,抵也。 不脫離,不抵抗,不搶先,不落後。 五行之源,輕靈為本,是為不丟不頂勁。 雙方互作攻守時,心要平,氣要靜。 心之所使,意之所達,氣之所行,進退變化,攻擊防守,粘連黏隨,體無不備,用之不賅。
第十一章八法之力學原理
凡物變換位置,謂之運動。 運動之原因則由於力,故論運動之原因者曰力學。 古代希臘哲學家。 數學家。 博物學家阿基米得說:'如能使我於太空中得一立足之支點,則我能使龐大之地球移動'。阿基米得是槓槓與浮力原理之發現者,深信利用槓桿。加下力於其上,而能起大力之作用,無論體質與重量如何巨大之物體,亦能使之移動。
太極拳四兩撥千斤原理與力學槓桿原理不謀而和,同是一小力起大力作用。 技擊所憑藉者,一身與四肢耳。 以手擊人或以腳踢人,無論為手為腳必須進行一種運動,此種運動必有一支點和力點。 支點被移,用力點之作用即可改變之。 故太極拳之應敵,不接觸對方之重點,而係移動其支點,使其自己失中,或引導對方之力量,使其落空;或籍對方之攻勢,使其作方向之轉移。 凡此種種,皆力學也。 推手八法之堋、履、擠、採、列、肘、靠,茲以機械轉動之原理解說如下:
一掤勁:此乃輪軸之上旋作用。 對方大力壓下,其進攻位置當在上部,則順其來勢與方向,加以向上旋轉動作,使對方之力必懸空。 上旋作用等於輪帶之下加一從動輪軸,可起轉移牽引之效,使對方之力落空。 減輕重量之滑輪或軸心中之彈丸,以及氣之膨脹或浪潮之向上作用均屬掤勁。
二履勁:此乃輪軸之左右旋轉作用。 左旋謂之左履,右旋謂之右履,斜上旋謂之堋履,斜下旋謂之採履。 若以手掌運用履勁,不必旋轉,只是以掌心或手指加以粘黏牽引即可。 輕重快慢,全以對方之動向為轉移,自己只須不丟不頂,隨其所之而之。
三擠勁:此乃兩個輪軸並行而異向之旋轉作用。 如壓面機之滾軸,同時向內旋轉,則面片在兩重並旋之中逼擠而出。 推手時一方以肘勁或靠勁進攻,另一方則以採履之勁順而入反出。 此勁須用剛勁,即口訣曰:'如錢之投鼓,如球之撞壁'也。
四按勁:此乃輪帶之挫動作用。 輪帶處於發動機與大車輪之間,其動態如水之流洩,能起帶動牽引作用。 輪帶錶面屬堋勁,裡面與車輪接觸部分屬按勁。 大車輪本身是被動,受輪帶之挫力而旋轉者也。 又如製爆竹之挫紙機,半月形車輪下置半月形挫床,將紙筒置挫床上,車輪推過,紙筒即被挫緊,亦屬按勁。 然按勁並非全力下按,太極拳諸勁全是旋轉,是活動力而非死力。
五採勁:此乃輪軸之下旋作用。 對方用力進攻,我則在其長臂上加一輪軸,有牽引其前進之作用,所謂仰之彌高,俯之彌深,進之愈長,退之愈速之意。 此勁在平衡對方之力時起槓桿作用,即如秤桿與秤砣,不問物體輕重,僅將極小之秤砣加以牽引轉動而已。 凡對方之力向前向上時均可以採勁牽引之,其根自斷,其身自浮。
六列勁:此乃輪盤之旋轉作用。 平面旋轉或離心旋轉均屬列勁,如投物於旋轉中之輪盤,必被摔出也。 對方一受列勁非但無法站立,無法維持重心,更有被拋離之感覺。 列勁包含堋、履、勁、按、採等功能,兼有一股內在之力,形成一渾圓之旋轉體,其性極剛而烈。
七肘勁:此乃將堋、履、擠、按、採、列等六種勁混合運用於肘臂之上。 運用之法完全聽隨對方之動作而動作之,如搬攔捶等。 無論內圈外圈,或上下左右翻轉,肘裡捶,肘開花之勁,均由此處。 拳經曰:'含胸拔背,鬆肩垂肘',便是運用肘勁要領,要鬆軟柔化也。
八靠勁:分為肩靠與背靠。 肩靠多屬乘虛而入,或順勢而取。 利用肩打,如杵之與臼、擊而搗之。 背靠多用於兩人相互抱持或轉變方向時,由腰而被扭轉旋動之。 背靠雖用背打,但與肩靠有連帶關係,善用肩打也彼連帶用背。 靠勁不在於姿勢,而在於氣之膨脹作用,宛如突然爆炸,使對方感受到強烈震撼也。
第十二章順勢借力
太極拳不尚用力而尚借力,即藉用對方之反應力也。 借用之理猶如泅水,諳水性者知水有浮力、壓力與阻力;有向上作用、浪潮作用、急流動力與旋轉動力等。 推手法則亦與泅水相似,在任何攻擊下,處處皆以對方為水,而保持自己浮於水面為目的。 對方之鼓盪猶如水之膨脹,一浮一沉,衝擊回洩,應以踩水之法維持自己重心。 橫過河必須逆上而順下,始能到達彼岸。 嘗見沿河赴市者,上行徒步而去,下行徒步而返,一泅數十里,不用力,不用氣,物置於頂而不濕,藉水浮力而為己用也。
推手道理亦復如此,高手能順勢借力,周旋自如;低手則枉用力氣,處處受制,且愈動愈沉,非但不能前進,甚至有滅頂之虞。 推手之借力亦如行舟,應知行舟之際,無論以槳以擼以螺旋槳,其理皆一,飛機螺旋槳與輪船螺旋槳情形相似,借他力為己用也。 習太極拳者,能知水之阻力與空氣壓力,庶幾近道矣。 所謂借風駛帆,順水推舟,順之則浮,逆之則沉,設遇險灘急流,如知撐擎支持,一槁之力可以轉危為安,槁之不順,殆矣。
第十三章纏絲勁要旨
纏絲者,猶絲之互纏。 用之於推手,即彼此互相聽勁、互相問勁、互相拿勁、互相化勁、互相爭取主動、互相進行包圍運動戰術也。
纏絲勁有里纏、外纏、上纏、下纏、進纏、退纏等六法。 用之於臂,用之於腿,更用之於腰胯,以至周身連綿運用,如環之無端,連環用之如絲之纏也。 纏之為用即是圈轉之法,有前後、左右、上下、進退等方向。 包含粘、連、黏、隨、不丟頂之變通,以及堋、履、擠、按、採、列、肘、靠八法中之勁。 懂纏絲勁者感覺敏銳,聽勁準確,能隨屈就伸,運用自如,易爭取主動,不懂者出手多是直出直入,橫進橫退而欠圓活,且多棱角,多缺陷或多凹凸之處,易受制於人。
運用纏絲勁並非死纏不放或相互糾纏不清,而純係柔軟圓活之運用。 在情勢變化之中,運用發、拿、打、化之時,尤須注意順逆、呼吸、收放、吞吐:
順:從動為順,是因敵所適之意。 逆:背馳為逆,是逆轉對方動作。
呼:膨氣為呼,是膨腹而應之意。 吸:收氣為吸,是收腹而引之意。
收:取之於敵,是順勢而取之意。 放:適可而發,是準備放射之意。
吞:待敵自投,是設網而伺之意。 吐:擒而復縱,不厭詐以觀其變。
以上四種相對動作,主要在於精神而非氣力,是以心意為主,以氣力為輔,正如拳經曰:“若問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位骨肉臣。”也。
第十四章生剋制化論
推手運動中,雙方互相對待,全是相生相剋,互制互化。 如能掌握生、克、制、化,則穩勝卷.。 茲分述如下:
一生:助我為生。 助我以力或助我以勢,則我有力可藉,要勢可承。
二克:背我者為克。 柔極克剛,剛克克柔,遇剛則以柔克之,遇柔則以剛克之。
三制:約我為制。 靜能製制動,是以出靜以待以逸待勞。 正能制邪,中能制偏,是以在勢在勁,必須得其中正。 園能製方,是以必須圓活,切忌方滯。
四化:順我為化。 勢大化小,勢小化無。 合而解之,消於無形。
第十五章授受關係
練習太極拳,每因學者性情之不同,而功夫造詣各異,雖同一師乘,而對拳理之領悟,盤架之姿勢及應用之法則各有不同,所以教者應因人而教,學者更應自知個性之優卻點而學之。
性情大約可分剛柔兩類。 剛者急而烈,剛之上者為強,剛之下者為暴。 柔者溫而順,柔之上者心氣中和而篤敬,柔之下者則意志簿弱無進取心。 剛之上者喜爭強鬥勝,不屈人下,學習多務於剛,剛之者暴燥而魯莽,學者多務於猛。 柔之上者性喜和平,學者多務於柔,柔之下者心意不堅,不求甚解。 太極拳講剛柔相濟,必須鍛煉到剛不過,柔不弱,如此乃能進德修業。 柔之上者學習太極拳,容易增長功夫,性情剛之下者每每誤解慢與不用力為懶散儒弱之意。 其實慢與不用力正是鍛煉功夫之要旨,猶如煉鋼,由生鐵而熟鐵,由熟鐵而成精鋼,非長期火候不為功。
所以必須由慢而成及不尚氣力而尚用意者,因用力則笨,用氣則滯,是以沉氣松勁,純任自然。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有若無、虛若實;逆來順受,無中生有;不丟不頂全由慢與不用力鍛煉而得之。 慢所以能靜,靜所以能守,守之謂定,此即心氣之中定也。 心氣中定而後神安,神安而後氣沉,氣沉而後精神團聚,一氣貫通。 快則心粗,心粗則氣浮,氣浮則心無所守,散亂之病生,虛實更無由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