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軒回憶和經驗談
楊澄甫老師過去推手發勁的情形
楊老師的發勁,打去松沈軟彈,有透力,有將人胸部之骨架打垮打塌的可能,透內之力驚心動魄,有令人萬分恐慌之感。如這種勁打來,無論對方有多大的力量,也是抵抗不了的。楊老師之拳的奧妙就在此。我當好好的用腦筋想想,否則空有太極拳專家之名也。 回憶楊老師練拳推手的情形:
1,其兩臂是如何的鬆軟軟的,沈甸甸的,重砣砣的情形。
2。其發勁是如何的輕輕的貼著了吃著了我,然後心中一鼓勁,就如拍皮球一樣將人打出的。
3。其推手是如何的兩手輕輕往我身上一放,我便感覺沒有一點辦法,動也不行,不動也不行,用大力不行,用小力也不行。 以上這種情形,要時常思悟思悟。 楊老師發勁時,是利用呼吸,然後用神、用意、用氣將勁打出去。這種勁去,可使對方如觸電樣跳出。這種勁打出去,會使人嚇一跳,而有驚心動魄之感。楊老師發勁時,其五官面神態是非常的莊嚴,非常的憤怒,這是怎?一回事?別人?何學不來,其原因何在要想想。這是不是胸中及丹田中尚未找著沈著氣意的關係。 楊老師打崔立志之肘下捶,陡然一去,崔則感覺如同要塞子插進脅部去一樣。(在北方西京畿道楊老師公館) 打武彙川之按勁,一抖手,武則疼痛多日始愈(在上海募捐時,與彙川表演)。 打牛鏡軒之擠勁,只見其眼神向其一看,右臂好象似未看見動,牛則一屁股墩在桌子底下,不能出來。(在上海楊老師公館)。 打董英傑之擠勁,只見其身勢往下一坐,眼神一看,臂如一抖,董則如斷線風箏,一個跟鬥翻出丈外倒地。(於民國十七年,南京大戲院?賑災表演)。 打董英傑之拗步掌,只見其身勢一坐,掌指一動,人如觸電樣崩出(在廣東省府大禮堂,報紙登其發勁的情形雲:北方太極拳泰斗與道董某表演推手,掌指一動,人如彈丸而出。。。。”。
民國十四年,在北京行健會,與楊開儒推手之擠動,只見其神經一振,人已隔桌子翻過,觀者驚心動魄。 打楊開儒之列勁,只見其神經一動,對方有頃刻之危險(在北京西京畿道街楊老師之公館)。 打田紹先之擠勁,只見其輕輕兩手往田臂上一放,田則動不行,不動也不行,不得已奮力掙紮之,只見楊老師以翻出,?的一聲,五體朝天的摔在訂上。(民國十八年,在浙江省國術館教務長辦公室)。 民國十八年,在南京常府街劉公館,與董英傑推手之擠勁,只見其身勢一坐,右臂一鼓一彈,董則如觸電樣掀出丈外。 民國十八年夏天,暑假期間,在伉州浙江省國術館院中乘涼時談棚勁,以右臂往我胃部一挨,我感覺心臟發燒不已。 在浙江打牛鏡軒之擠勁,只是兩臂一抖,人已掀翻丈外,牛則搖頭咋舌道:唉呀!老師的功夫已如此境界了。 楊老師之棚勁,只見其兩手往楊開如胸部只一捂,楊就往後收不往腳的退出數步。 楊老師打楊開如之小按,只見其意思一動,楊則跑出丈外,簡直未見什?動,這是個什?勁(在杭州開明路楊老師公館內)。 在南京旅館內,楊老師打董英傑用的倒攆猴之掌法,松沈一彈,人已彈出丈外。 常見楊老師之棚勁,只見其兩掌往我身上略一抖,我便感到內部發燒。 還有好多動作,有神乎其神的味道,不及備述,此不過述其大概而已。
發勁開態
1。班侯發勁時是怒容。
2。健侯發勁時是笑容可掬的樂相。
3。少侯發勁時是詭詐的臉容。
4。楊老師發勁時是像怒的樣子。 5。李香遠發勁時是笑嘻嘻的樣子。
6。崔立志發勁時是悉相。
7。我發勁時算是近於怒相。 太極拳發勁時,各有不同的表情,如喜、怒、哀、樂。這是有功夫、找著勁的表現,如無這些表現,是功夫還未上手。
1。祿禪發勁,是虛無所有的打法,被子打者挨上後,還不知是如何挨的打,算得上神妙致極。
2。班侯發勁,如晴空之霹雷,啪的一聲,已把人摔出丈外,很多人已被打壞了。
3。健侯之發勁,是以輕妙之手法摸之,手法雖輕,可以使其跑不了,而後如放箭一樣,將人射出,真可稱?神沾聖手了。
4。少侯之發勁,是松靈致極,冷快無比,他鬼鬼崇崇的令人不好琢磨,不好防備,人已被他打痛了。
5。楊老師之發勁,是冷打丹田勁,臨發時心中若有所思,在勁去時,如關雲長斬?良誅文醜,瞪眼之際,其人頭早已落地一樣,人在不知不覺之中已出去。這是彈出去的,射出去的,真所謂發勁如放箭也。這種發勁,我感到比放箭還快,如觸電一樣崩出,真稱得上是內家拳神勇也。
6。武彙川專打一點柔彈勁,不愧是楊家的弟子。他的學生名張玉者,發勁也還可以,發長勁的松彈力還不錯。
7。崔毅士(立志)會發勁沈勁,發時先吸一口氣,然後以松彈之勁打去,此勁可以把人打出聲,此謂以氣打氣之功夫
8。董英傑力大膽大,敢打敢上,這是他的長處。他善揉措勁,可以將人揉得東倒西歪而後倒也。
9。李香遠(寶玉)一輩子的苦功,身勢的曲折柔軟夠,尤其是他的發勁比任何人都充實。其是他的以勁比任何人都充實。其勁能入裏透內,確實是一把好手。但是我認?在機變奧妙方面還不足,如此更可知太極拳之難也。很難出現一位完全的好手,實在不易,故一百多年來,只出了楊祿祥先生一人,其次班侯、健侯及澄甫老師也。
10。田光麟的如斷下來樣的軟打功夫也好。
11。鄭曼青善於打一種摸准了之後挺身進步將身攻出的打法,人雖小,有功夫,有膽量,所以對方雖其有備,亦被其打傷。
12。我本人是更不行,雖在機變虛無奧妙,冷打、丹田勁各方面都有點,因跟隨澄甫先師十餘年之久,我的長處是用機變難測手,打冷快閃電勁,不喜歡與人沾沾粘粘的鼓湧,但可惜早年未善用功,本身本資也不夠,以至成就不深,誠可惜也。
在`1955年1月日,在老玉紗街道5號附1號,我與栗子宜練習推手時,我忽然找到一種勁道來,這種勁對子宜的這種身架的情形用之頗有效,特?記錄如下: 這種勁在初發時沒有一定方向,無一定著意點,若無所?,只是以松鬆軟軟的身勢向對方緩緩的透去就是,以俟對方來化時,我便順其化勁的去向隨之,在這種隨動之中,一定會審出對方之根基重心點來,我便陡然出一個突擊之勁向其重點鼓之,其必跌無疑。 按此勁澄甫老師善用,每與人推手打得很脆,當時我還體會不到,現在應當時時記住。 在杭州民權路大禮堂,我與周聲供打手用的反掌打。以右手向其面部虛揚一下,他以右臂往上猛架時,其右脅已露出,我便以右手由上往下一翻,向其右脅間輕脆的一彈,他便兩臂抱胸蹲地,說不出話來,以手示意要回宿舍。我扶他起來,送他到宿舍,修養了7天,連吃了幾劑七厘散而愈。蓋因我去之勁雖是不大,但正在他呼吸的時候,於不知不覺之中被彈了一下,打隔了氣,並非是打傷他。 我與劉湘女推手時,用的右腕打,以右手向其胸部一去,她便以右手由上往下向我右手腕往下壓力,我便借其壓力一松,露出右腕來,便以腕向其胸部一鼓,她便如彈丸而出,碰門倒地。 我在杭州昆明路國術館,與楊開如打手,他忽然亂其推手的規則,以雙手向我腰部抱來,我當時心中一急,以雙手向其胸部用寸勁一按,他便驚然倒地,後腦勺摔在地板上,拍的一聲頭暈了數分鐘,才恢復自然。 我在成都將軍街夏宅,與楊紹西打散手之用腿,勢如窩裏放炮拍的一下,使其不及逃脫。此事張英振在場親眼看見。 我在輪船上的房艙中,與吳某某推手之發勁,勢如連珠炮響,??不已,吳之後背亦撞鐵門者再。 我在成都西馬棚街頭12號之堂屋中,與鄭某某推手之擠勁,?的一聲,將其打在隔板喪事牆上,將板牆打裂寬縫數道。 我在成都天仙橋街永興彈花廠中,與牟祖綬打散手之踢腳,我右手虛晃其面部,他以右手向上迎架時,其右脅已亮出,我便經其右側往其右側往其右後闖兩步去,提右腳向其右脅踢去,其勁竟透至其左側,疼痛不已。 我在成都西馬棚街,打鄭某某之小按,稍一鬆勁,他便墩在床上。 我在成都東勝街張美振先生家,與大力士王應亮動手,我以大腿膝胯部打的截勁,在其將用大別子”上右腳時,我在其將來未到之際,以右腿出截勁向其右腿鼓,王則滾出丈外,出事張美振先生在場親眼看見。 我在成都槐樹街請客吃飯時,有某某之朋友孟某者,素有通臂之功夫,言談輕視太極拳,說太極拳沒用,要與我較量手法,舞動雙拳向我攻來,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法,陡然進身,分開其兩手,便順勢以拳向其胸部點之,但不過意思而已,並未打上,然他因驚叉氣,疼痛多日始愈。 我在成都藩署街文熾昌寓,與牛某推手之化勁。按牛力大勢猛,推手向來無對手,素有坦克車之稱。在閒談間,牛忽然用十分猛的力量向我湧來,意圖一下子將我推到牆上,以顯示推手唯我獨尊。但我知他之來力甚虛靈的走脫之化勁,他連來了三四個猛勁,我也連用了幾個一化再化的乾淨利爽,統統給他化掉。他因連撲了好幾個空,身體打了一個大轉轉,站立不穩,背部向著側面立櫃倒去,我怕損壞了人家的家俱,遂速以手將其拉回,然立櫃已撞的嘩啦一響。後來牛對我說,你近來的這種橫勁很好云云。他的意思是,以?他之所以撞側而後立櫃者,是我的橫勁好,打著他。這種說法,是對我用的虛靈巧妙的化勁,他還未瞭解清楚。
李雅軒回憶和經驗談
李雅軒先生太極拳隨筆
李雅軒先生太極拳隨筆
未隨出勢,先將腦筋靜下來,摒除雜念,身心放鬆,去掉拘束,如這樣子才能恢復人在未被事物纏繞之前的自然穩靜及天生具有的靈感。穩靜之後而後出動,並要在動時仍保持其穩靜,不可因動將身心的穩靜分散了,這是需要注意的。
按人身體,本有天然賦予的健康功能,所以未能人人健康者,是因未能鍛煉身體,以培養這種天生的健康,而且被些事物的纏繞,將這些自然健康功能給摧毀了,所以不能人人身體健康,今要達到健康,就必須先將身心放鬆,靜下腦筋來,以恢復身心的自然,恢復自然之後,也自然會有天生的健康功能,不能只是一味的操練身體的外形,也不能像和尚道士之只修煉內部靜坐養神,必須動靜參半,身心兼修、內外並練而後可。
太極拳的練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勢放鬆,穩靜心性,修養腦力,清醒智慧,深長呼吸,氣沉丹田等。這些規矩,每練時要想著這些,日久才能起到健康身體和治養疾病的作用。假如練時動作散慢,氣意上浮,那就對身體無甚補益,所以太極拳的功夫,對氣沉丹田這一規則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極之氣沉丹田怎樣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須先松心,後松身,心身俱松之後,其意氣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將氣意壓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將氣意壓下去,那就會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體發生疾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學者應當多加注意。此外,尚須平時注意精神上的修養,以作功夫的輔助則更好。
在練時,先將全身放鬆,尤其是兩臂,要松得如繩拴在肩上的一樣,不可稍有拘束之力。如此當稍待,以俟身心穩靜下來而後出動。出動時,仍用一點點思想上的意思松松的將兩臂棚挑起來,以腰脊之力牽動兩臂,穩靜地出動,將一趟拳演變出來,非四肢之自動也。每見練者,不知本此意思用功,混身扭扭娜娜,零零斷斷,浮浮漂漂的局部亂動,以為這是太極拳。這是大錯,以致長時間練不出一點太極拳味來,未免可惜。
練拳時當細細體會,找它的要領。找著要領之後,經常練習,不數月便用兩臂有松沉的感覺,兩肩有些酸痛的情形,這到是很自然的,以後拳意就會達到手上來了。如再有明師指點,對太極拳的道理也就會一點一點的領悟,身上的靈覺也將會慢慢地充實,如此則不但在修身方面有顯著的功效,即在應用方面也會有巧妙的動作,這全是由於在鬆軟的基礎上著手練功作出來的。如果只是散漫飄浮的練法是不行的。
太極拳在初練時,是感覺不出什麼味道來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細細地體會,時間久了,便會感覺趣味濃厚,使人百練不厭,愈研究愈有味道,愈體會愈有興趣甚至形成一種癖好,一輩子離不開它,其終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覺之中得到了。
為了功夫的增進,要經常不斷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練功進,如何虛無的氣勢,如何才有鬆軟沉穩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勁,如何才能有綿綿不斷的味道,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勢經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滿身輕利頂頭懸的意思,如何才有入裏透內之勁道,如何打松淨之勁,如何以心意之去,如何以神經之動,如何能來之不知,去之不覺,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如這樣練下去,以後就有好的進步了。
平時要在出動時,心裏應如何作想,如何形態,如何神氣,如何出手若無所為而又有包羅萬象無所不為之氣勢,這也是很要緊的。假若是出手有所為,心裏先有一個主觀的定見,那就恐顧此失彼,挂一漏萬,流於外功之明勁,成了多著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
在練時,穩靜安舒,心神泰然,反聽觀內以審身心之合,這才是練太極拳功夫的態度,否則雖表面似太極拳,實則非太極拳功夫也。
太極拳功夫,不外乎是動靜開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穩靜的基礎上作,不可有慌張冒失的現象。它雖是靜,但靜中藏動機。雖是動,但動中存靜意,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此太極拳之道理也。
其健身方面,全憑呼吸深長,氣血暢通,頭腦安閒,心神穩靜。其應用方面,全憑虛無的氣勢,沾粘跟隨,在幾跟幾隨之中,我之身勢早已吃進彼身,一切的機會自送上手來,在這個時候,我的神氣一動,早已如觸電樣將其打出矣。
在練功時,要以神走,以氣化,以腰領,以意去,內外一體,心神合一,神氣貫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會養出非常的靈覺來,以這種靈覺用之于推手,體會對方之來勁,是百無一疾的,既已知道對方之來勁,便可順其來勢,隨其方向,而作跟隨沾粘之動作,他身上之缺點,便會自然的發現出來,我趁勢擊之,則自無不中之理也。
練體以固精,練精以化氣,練氣以化神,練神以還虛,這是太極拳的四步功夫。學者宜本此方向細細體會,才能練到妙處。
人身之靈機,最為寶貴。凡一切處事接物,皆全賴於此,不獨打拳推手也。但靈機是出於大腦神經,所以太極拳的功夫,首要在穩靜的基礎上練功,以養其大腦中樞神經。但所謂穩靜者,是心神泰然之後,自然之中出來的真穩靜,而不是強制著不動作出來的表面上的穩靜,這種強制著身體不動,表面上是穩靜,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靜的。如果這樣,就不是真靜,不是真靜,就不能養大腦中樞神經,也就出不來特殊的靈感,此理又不可不知。
練太極拳的功夫,在預備勢時,就一定要使身心穩靜下來,真穩靜下來之後再行出動。尤須注意的,是在動的時候,更要保持其穩靜,不要將穩靜的情形分散了,這更是最重要的一回事。切記切記。
在動時,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腰脊率領,牽動四肢,綿綿軟軟,松松沉沉,勢如行雲流水,抽絲掛線,綿綿不斷,又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將一趟太極拳形容出來,不是四肢局部之動,練後有甜液生於口中,便是練之得法處,身心已感泰然。如此可堅持日日按時練功,不要間斷,以後就會有顯著的進步。假如練後口中沒有甜液發現,這便是練之不得法,心神未靜下來,在這種情形下,就不必按時練功了,當速請太極拳明師指正了,否則毛病暗出,則更不易改正。
在呼吸方面,務須深長,使呼吸趁著緩和的動作鼓蕩,又要使緩和的動作,趁著呼吸的鼓蕩開合,並須要作得自然而順隨,這才是正確的練法。穩靜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長可以養氣,久而久之,則神氣自能充實,身體健康也自然增進。
太極拳所講的柔軟,是指的周身均勻,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擊上所需要的柔軟,而不是腳翹得特別高,腰折得特別彎,這樣失掉了靈感性,不合生理的局部的特殊的柔軟。因為這些不合生理的柔軟,只是好看而已,但在技擊和健身方面,都沒有什麼好處的。
在太極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軟活柔動還是不夠的,需要在這些軟活柔動中作到均勻有沈著的心勁和雄偉的氣勢才夠味。以上這情況,是要在練拳日子久了,功夫有了基礎之後,再經老師詳細的口傳面授,說些比喻,作些示範,形容其氣勢,慢慢地悟會才會有的,而不是一言兩語可以了事的,也非筆墨所能描繪。這種雄偉的氣勢及沉拳的心勁,是在身勢氣魄之內含而不露的,不是擺在外面的。以上這些情況,要有真的太極拳傳授而又有功夫的人,才能鑒別出來的,如哪些毛手毛腳的太極拳家,是看不出來的。如他們看了,反以為是不好,或出些反對的言語,如說什麼太慢了,或說架子太大了,或說太神化,太迷信了云云。所以說,凡是對某一項學識設有研究的人,就會發言不當。
練剛柔不如練柔勁,練柔勁不如練鬆軟,練鬆軟不如練輕靈,練輕靈又不如虛無。虛無的氣勢,才是太極拳最上層的功夫。其主要的練法,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意貫指,日積月累,內勁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動,胯為底盤,務須中正,以思想命令於腰脊,以腰脊領動于四肢,尚須以神氣相配,上下相隨,完整一氣,否則非太極拳功夫。
鬆軟沉穩的形勢,如載重之船,沉沉穩穩地蕩於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軟彈之力。
凡是一舉一動,是以意為主使,以氣來牽引,無論伸縮開合,或收放來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氣的牽引為主動,由腰脊來領動,此是太極拳與他種拳不同之處。如一勢之開,不但四肢開,而心意胸脊必先為之開;如一勢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為之合,凡一切動作必須由內達外,所以稱為內功。
找上下相隨,是初步之練法。找輕靈綿軟,是中乘之功夫。找虛無所有,才是最後的研究。蓋輕靈仍有物也,如到虛無則無物也,則一切無不從心所欲,以達通玄通妙之境界。
太極拳之虛無氣勢,在技擊方面,其變化作用,其妙無窮。如遇剛勁來犯,可以使其捕風捉影;遇柔勁來犯,可以化之於無形,使對方找不著實地,摸不著重心,英雄無用武之地。
太極拳在前清咸豐時代,有些人稱它為神拳。餘以為這個名稱很有道理。稱神拳者,並非指神怪之神,而是神經之神,神氣之神。一者是因在練功時不是用力,而是用意,用神用氣;二者是在對手時,其動不是專靠肌肉的伸縮為主,而是以神經之動為主,其變化運用巧妙神奇,有令人不可測度之處,故稱之為神拳。
每練功夫,要細細的體會功夫中的精微奧妙。這種精微奧妙,是在思想之內心而不在手勢之外面,所以太極拳的功夫,只靠操練還不行,需要用悟。用悟就必須緩慢,必須穩靜,如不緩慢穩靜,就悟不出去,悟不進去,就找不著太極拳的味道。學者須特別注意。
澄甫先師每作推手發勁時,只見其眼神一看,對方便覺驚心動魄,有頃刻生死之感,此乃體態與精神合一,能在極短之時,將全身之力量集中而發,能起在突然之間,迅雷不及掩耳,令人不可抵禦,亦無從抵禦故耳。平時練功所以穩靜緩慢者,正為蓄養此精氣神,即內外各部配合之妙用也。
如練時太快,非但不能蓄神養氣,即內外各部之配合亦必難作到恰到好處,故發勁不充實,氣勢亦不驚人。
周身鬆開,上下完整,是太極拳必須之條件。我過去練功夫的經驗,只要周身鬆開了,氣自會沉下去,日久則內勁自生,腳下也會沉穩,如動作不整,整而不松,或只兩肩松而腰腹胯背不知如何為松,或肘腕指節等處不知如何為松,或練後掌心無鼓脹之意。此皆因無正宗老師傳授,內勁則永遠不會有,愈練愈離太極拳遠矣。
未隨出勢,先將腦筋靜下來,摒除雜念,身心放鬆,去掉拘束,如這樣子才能恢復人在未被事物纏繞之前的自然穩靜及天生具有的靈感。穩靜之後而後出動,並要在動時仍保持其穩靜,不可因動將身心的穩靜分散了,這是需要注意的。
按人身體,本有天然賦予的健康功能,所以未能人人健康者,是因未能鍛煉身體,以培養這種天生的健康,而且被些事物的纏繞,將這些自然健康功能給摧毀了,所以不能人人身體健康,今要達到健康,就必須先將身心放鬆,靜下腦筋來,以恢復身心的自然,恢復自然之後,也自然會有天生的健康功能,不能只是一味的操練身體的外形,也不能像和尚道士之只修煉內部靜坐養神,必須動靜參半,身心兼修、內外並練而後可。
太極拳的練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勢放鬆,穩靜心性,修養腦力,清醒智慧,深長呼吸,氣沉丹田等。這些規矩,每練時要想著這些,日久才能起到健康身體和治養疾病的作用。假如練時動作散慢,氣意上浮,那就對身體無甚補益,所以太極拳的功夫,對氣沉丹田這一規則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極之氣沉丹田怎樣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須先松心,後松身,心身俱松之後,其意氣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將氣意壓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將氣意壓下去,那就會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體發生疾病,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學者應當多加注意。此外,尚須平時注意精神上的修養,以作功夫的輔助則更好。
在練時,先將全身放鬆,尤其是兩臂,要松得如繩拴在肩上的一樣,不可稍有拘束之力。如此當稍待,以俟身心穩靜下來而後出動。出動時,仍用一點點思想上的意思松松的將兩臂棚挑起來,以腰脊之力牽動兩臂,穩靜地出動,將一趟拳演變出來,非四肢之自動也。每見練者,不知本此意思用功,混身扭扭娜娜,零零斷斷,浮浮漂漂的局部亂動,以為這是太極拳。這是大錯,以致長時間練不出一點太極拳味來,未免可惜。
練拳時當細細體會,找它的要領。找著要領之後,經常練習,不數月便用兩臂有松沉的感覺,兩肩有些酸痛的情形,這到是很自然的,以後拳意就會達到手上來了。如再有明師指點,對太極拳的道理也就會一點一點的領悟,身上的靈覺也將會慢慢地充實,如此則不但在修身方面有顯著的功效,即在應用方面也會有巧妙的動作,這全是由於在鬆軟的基礎上著手練功作出來的。如果只是散漫飄浮的練法是不行的。
太極拳在初練時,是感覺不出什麼味道來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細細地體會,時間久了,便會感覺趣味濃厚,使人百練不厭,愈研究愈有味道,愈體會愈有興趣甚至形成一種癖好,一輩子離不開它,其終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覺之中得到了。
為了功夫的增進,要經常不斷的思悟其中的道理。每練功進,如何虛無的氣勢,如何才有鬆軟沉穩的情形,如何才有丹田之沉勁,如何才能有綿綿不斷的味道,如何用意不用力,如何身勢經常保持中正,如何有滿身輕利頂頭懸的意思,如何才有入裏透內之勁道,如何打松淨之勁,如何以心意之去,如何以神經之動,如何能來之不知,去之不覺,打人於不知不覺之中,如這樣練下去,以後就有好的進步了。
平時要在出動時,心裏應如何作想,如何形態,如何神氣,如何出手若無所為而又有包羅萬象無所不為之氣勢,這也是很要緊的。假若是出手有所為,心裏先有一個主觀的定見,那就恐顧此失彼,挂一漏萬,流於外功之明勁,成了多著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
在練時,穩靜安舒,心神泰然,反聽觀內以審身心之合,這才是練太極拳功夫的態度,否則雖表面似太極拳,實則非太極拳功夫也。
太極拳功夫,不外乎是動靜開合而已,但一切要在穩靜的基礎上作,不可有慌張冒失的現象。它雖是靜,但靜中藏動機。雖是動,但動中存靜意,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此太極拳之道理也。
其健身方面,全憑呼吸深長,氣血暢通,頭腦安閒,心神穩靜。其應用方面,全憑虛無的氣勢,沾粘跟隨,在幾跟幾隨之中,我之身勢早已吃進彼身,一切的機會自送上手來,在這個時候,我的神氣一動,早已如觸電樣將其打出矣。
在練功時,要以神走,以氣化,以腰領,以意去,內外一體,心神合一,神氣貫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會養出非常的靈覺來,以這種靈覺用之于推手,體會對方之來勁,是百無一疾的,既已知道對方之來勁,便可順其來勢,隨其方向,而作跟隨沾粘之動作,他身上之缺點,便會自然的發現出來,我趁勢擊之,則自無不中之理也。
練體以固精,練精以化氣,練氣以化神,練神以還虛,這是太極拳的四步功夫。學者宜本此方向細細體會,才能練到妙處。
人身之靈機,最為寶貴。凡一切處事接物,皆全賴於此,不獨打拳推手也。但靈機是出於大腦神經,所以太極拳的功夫,首要在穩靜的基礎上練功,以養其大腦中樞神經。但所謂穩靜者,是心神泰然之後,自然之中出來的真穩靜,而不是強制著不動作出來的表面上的穩靜,這種強制著身體不動,表面上是穩靜,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靜的。如果這樣,就不是真靜,不是真靜,就不能養大腦中樞神經,也就出不來特殊的靈感,此理又不可不知。
練太極拳的功夫,在預備勢時,就一定要使身心穩靜下來,真穩靜下來之後再行出動。尤須注意的,是在動的時候,更要保持其穩靜,不要將穩靜的情形分散了,這更是最重要的一回事。切記切記。
在動時,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腰脊率領,牽動四肢,綿綿軟軟,松松沉沉,勢如行雲流水,抽絲掛線,綿綿不斷,又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的。將一趟太極拳形容出來,不是四肢局部之動,練後有甜液生於口中,便是練之得法處,身心已感泰然。如此可堅持日日按時練功,不要間斷,以後就會有顯著的進步。假如練後口中沒有甜液發現,這便是練之不得法,心神未靜下來,在這種情形下,就不必按時練功了,當速請太極拳明師指正了,否則毛病暗出,則更不易改正。
在呼吸方面,務須深長,使呼吸趁著緩和的動作鼓蕩,又要使緩和的動作,趁著呼吸的鼓蕩開合,並須要作得自然而順隨,這才是正確的練法。穩靜安舒可以蓄神,呼吸深長可以養氣,久而久之,則神氣自能充實,身體健康也自然增進。
太極拳所講的柔軟,是指的周身均勻,配合一致合度。在生理上、在健康上、在技擊上所需要的柔軟,而不是腳翹得特別高,腰折得特別彎,這樣失掉了靈感性,不合生理的局部的特殊的柔軟。因為這些不合生理的柔軟,只是好看而已,但在技擊和健身方面,都沒有什麼好處的。
在太極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軟活柔動還是不夠的,需要在這些軟活柔動中作到均勻有沈著的心勁和雄偉的氣勢才夠味。以上這情況,是要在練拳日子久了,功夫有了基礎之後,再經老師詳細的口傳面授,說些比喻,作些示範,形容其氣勢,慢慢地悟會才會有的,而不是一言兩語可以了事的,也非筆墨所能描繪。這種雄偉的氣勢及沉拳的心勁,是在身勢氣魄之內含而不露的,不是擺在外面的。以上這些情況,要有真的太極拳傳授而又有功夫的人,才能鑒別出來的,如哪些毛手毛腳的太極拳家,是看不出來的。如他們看了,反以為是不好,或出些反對的言語,如說什麼太慢了,或說架子太大了,或說太神化,太迷信了云云。所以說,凡是對某一項學識設有研究的人,就會發言不當。
練剛柔不如練柔勁,練柔勁不如練鬆軟,練鬆軟不如練輕靈,練輕靈又不如虛無。虛無的氣勢,才是太極拳最上層的功夫。其主要的練法,是以心行氣,以氣運身,以意貫指,日積月累,內勁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動,胯為底盤,務須中正,以思想命令於腰脊,以腰脊領動于四肢,尚須以神氣相配,上下相隨,完整一氣,否則非太極拳功夫。
鬆軟沉穩的形勢,如載重之船,沉沉穩穩地蕩於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軟彈之力。
凡是一舉一動,是以意為主使,以氣來牽引,無論伸縮開合,或收放來去,吞吐含化,皆是由意氣的牽引為主動,由腰脊來領動,此是太極拳與他種拳不同之處。如一勢之開,不但四肢開,而心意胸脊必先為之開;如一勢之合,不但四肢合,而心意胸部必先為之合,凡一切動作必須由內達外,所以稱為內功。
找上下相隨,是初步之練法。找輕靈綿軟,是中乘之功夫。找虛無所有,才是最後的研究。蓋輕靈仍有物也,如到虛無則無物也,則一切無不從心所欲,以達通玄通妙之境界。
太極拳之虛無氣勢,在技擊方面,其變化作用,其妙無窮。如遇剛勁來犯,可以使其捕風捉影;遇柔勁來犯,可以化之於無形,使對方找不著實地,摸不著重心,英雄無用武之地。
太極拳在前清咸豐時代,有些人稱它為神拳。餘以為這個名稱很有道理。稱神拳者,並非指神怪之神,而是神經之神,神氣之神。一者是因在練功時不是用力,而是用意,用神用氣;二者是在對手時,其動不是專靠肌肉的伸縮為主,而是以神經之動為主,其變化運用巧妙神奇,有令人不可測度之處,故稱之為神拳。
每練功夫,要細細的體會功夫中的精微奧妙。這種精微奧妙,是在思想之內心而不在手勢之外面,所以太極拳的功夫,只靠操練還不行,需要用悟。用悟就必須緩慢,必須穩靜,如不緩慢穩靜,就悟不出去,悟不進去,就找不著太極拳的味道。學者須特別注意。
澄甫先師每作推手發勁時,只見其眼神一看,對方便覺驚心動魄,有頃刻生死之感,此乃體態與精神合一,能在極短之時,將全身之力量集中而發,能起在突然之間,迅雷不及掩耳,令人不可抵禦,亦無從抵禦故耳。平時練功所以穩靜緩慢者,正為蓄養此精氣神,即內外各部配合之妙用也。
如練時太快,非但不能蓄神養氣,即內外各部之配合亦必難作到恰到好處,故發勁不充實,氣勢亦不驚人。
周身鬆開,上下完整,是太極拳必須之條件。我過去練功夫的經驗,只要周身鬆開了,氣自會沉下去,日久則內勁自生,腳下也會沉穩,如動作不整,整而不松,或只兩肩松而腰腹胯背不知如何為松,或肘腕指節等處不知如何為松,或練後掌心無鼓脹之意。此皆因無正宗老師傳授,內勁則永遠不會有,愈練愈離太極拳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