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拳是象形拳的一種。據說,此拳創自明末山東即墨人王朗(或寫為王郎)。王自幼嗜武,曾人嵩山少林寺學藝,後又游訪數省,尋求名師。因見螳螂捕蟬之巧,遂以草戲之。從螳螂運臂搏擊及轉頭閃身等動作中,悟出以短擊長之理,借鑒猿猴步法,融人攻防技法創編成螳螂拳。
螳螂拳基本手型仿螳螂前爪,類似刁勾,名“螳螂爪”。主要手法有勾、摟、 採、掛、刁、纏、劈、按、崩、扎等。主要步型有虛步、猿猴步、入環步、玉環步等。主要步法有滑步、跟步、踏步、竄步。基本身型要求頂頭、沉肩、垂肘、活腕、擰腰坐胯、扣步。身法要求腰部和上肢靈活,臀以下要穩固,即所謂“枝榣根固”、“只動腰、不走胯”,勁法講究柔纏、剛發,’脆快抖彈。一般都是纏圈與抖發結合為用。發勁多通過幌腰抖臂,形於手指。其運動特點取螳螂擋車不畏,勇往直前之意,多短手怏打,招勢連環。講究隨其勢打,尋其隙打,見空就打,出手打,回手也打,以打為守,實劈硬砸。
螳螂拳是中國著名拳種之一,相傳為明末清初山東即墨人王朗所創,至今有三百餘年歷史。創拳始祖“王朗”所創的螳螂拳,一般說起來稱為古傳螳螂拳,從「古傳螳螂門」流傳所發展出來的門派有「七星螳螂門」、「太極螳螂門」、「梅花螳螂門」。螳螂拳自創始以來,歷代有傳人,在長期傳習中形成了各種派別,目前在武林中較常見的有:七星螳螂,梅花螳螂,摔手螳螂,六合螳螂,太極螳螂,另外還有光板螳螂等。
另外南派也有螳螂拳,門派名為「周家螳螂」創始人「周亞南」,但此拳屬於南派拳系,與一般常見的螳螂拳(北派拳系),屬於不同系統,也沒有什麼相關之處。
螳螂拳為七長八短之拳,長短具備,剛柔相濟,軟硬兼修,虛實互易,形意並重的形象武藝。它經過不斷發展,已有不少武術套路。套路結構嚴謹,銜接敏捷,具有螳螂的形象。
從各種螳螂拳的派別來看,各有其不同的套路風格,各有不同的身法、步法與技巧。但因為各派源出一脈,在技擊手法上有下列大致相似之處:如在實戰時能迅速而且連續地反覆出擊,手法細;如以迅速而勇猛的快攻,勁道威力驚人;如動作綿綿不斷,一氣呵成,非常連貫緊湊;又如在技擊時,能靈活多變,手腳配合,千變萬化。這些都是螳螂拳各派所共同的特徵。
螳螂門拳功體系
螳螂門武學,自明末清初膠東人王郎融合十八家武學創立以來,已在膠東煙台地區流傳了三百余年。由於傳承日久,螳螂門由最初的太極螳螂、梅花螳螂、六合螳螂,漸而衍生出七星、精手、摔手、秘門、八步等諸多流派,各派螳螂拳法雖名勢各異,實則基本一致。
功法
螳螂門的法有其獨到的訓練程序和科學的訓練體系,即“行功有三乘之法”。行功三乘是指積力、積功和積成。所謂積力,又稱順勁增力,主要包括柔合功(肩腰胯腿等部位的柔韌性、靈活性訓練)、運行功(基本的拳、掌、勾、腿、步、身法的訓練)、樁步功(八大樁勢的平衡穩定、意氣訓練等步型和樁功的訓練)。所謂積功,又稱習打積功,主要包括初合功(簡單的技術組合如三捶、五捶等)、玉環步、盤揉手、螳螂七手、摔跌法、擒拿法、點穴法、分身八短靠打法、拳路及技擊散打訓練等內容。所謂積成,乃是“積功而大成”之意,又稱排靠運氣,主要是各種獨門功夫的訓練,隻有通過積成的進一步深化練習,螳螂門武功才能臻入化境,在實戰中大顯神威。積成的內容是螳螂門的各種內外功夫,如三回九轉羅漢功、太乙真人八段錦、服氣調息法、黃河逆流法、六底仙十四動功、純陽內功、氣功八字、氣功口訣、八大金剛氣功、螳螂十八用功法、鐵羅漢功、排打功、靠體功、鐵沙掌、鷹爪功、鐵臂功、戧捶、踢打沙袋等內容。
螳螂門對樁功極為重視,因為通過樁功的訓練,既可使下盤穩固,又可練功內養,更可獲得拳術家所必備的繁勁,故拳譜中講:“練功先站襠,未打先練樁”、“要把骨髓洗,先從站樁起。”按傳統練法,若樁功不過關,是不能進入積功階段訓練的。
三回九轉羅漢功,又名三回九轉還陽功,是螳螂門的內功根本。
拳械
由於螳螂門武學是集明末清初十八家古拳法精華而成,故而其拳械內容浩繁豐富,是由拳法、器械、對拆三類組成。
(一)拳法:包括十路螳螂彈腿、螳螂手、插捶、大小翻車、四路奔打、小虎燕、力劈、躲剛、柔靈、十八鎖、雙插花、黑虎交叉、崩步、攔截、分身八肘、摘要、梅花路、秘手、撲蟬、八方、白猿偷桃、白猿出洞、白猿獻果等(另外郝家系統的拳法尚有指路、羅漢捶、五趟捶、傳枝、太極劈、螳螂短打五連環、螳螂十八手打法等)
依螳螂門嫡系的太極螂螂門的傳承情況來看,螳螂拳的根本源拳法是崩步、攔截、分身八肘、摘要、梅花落而其中又以攔截為拳母,以八肘拳法演周身勁法,以摘要三百六十手為度。摘要拳拳法是螳螂門的精要所在,而八肘則是螳螂門的絕秘拳法,至今仍是傳承嚴密,非本門真正嫡派中的佼佼者不傳,可以說摘要寶貴,而分身八肘拳法則更是寶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二)器械:包括燕青刀、太極梅花刀、六合槍、五虎群羊棍、六合棍、八仙劍、達魔劍等等。
(三)對拆:對拆即對練,有拳術對練、器械對練、空手對器械、擒拿等。拳術對練如桃花散、破案、崩步對拆、胳臂式、分身八短靠打、螳螂七手等,器械對練如單刀進花槍等,茲不贅言。
螳螂拳創制傳說
(一)螳螂捕蟬說:
某日,王朗於林蔭下休憩,偶見螳螂捕住蟬,蟬鳴哀淒,王朗用樹枝挑撥螳螂想幫蟬解脫,螳螂反而沿著樹枝撲上王朗的手腕,抓傷手上表皮,王朗因此有感而發,螳螂的動作變化迅速,抓法靈敏,王朗後來將此螳螂抓回去,每日以草稈挑戲螳螂,經幾次的默觀潛思後,悟出螳螂拳。
(二)螳螂與車之說:
王朗有一次駕車經過樹林,正好想休息,把車停在林蔭下,休息完畢後於啟程之際,見一隻螳螂於車輪前,當車輪輾過時,螳螂迅速轉身折腰,以雙勾扣住輪子內緣,攀住輪承而不墜,王朗感到訝異,用鞭逗牠,竟立即閃展騰挪,甚有法度,王朗因此悟出折腰勾拿、偏身側打、離身飛打的螳螂拳。
(三)螳螂與蛇之說:
據言,王朗曾看見螳螂與一隻赤蛇相鬥,螳螂無懼於赤蛇龐大身軀,用如鐮刀的爪子,勾住蛇頭,抓傷蛇眼,王朗觀畢,因此而悟出以小制大,以柔克剛的螳螂手法。
(四)螳螂與鶯之說:
據說,王朗曾見一隻黃鶯欲啄螳螂,該螳螂體型碩大,無畏於黃鶯,閃轉得法,用爪子扣住鶯的翅膀,黃鶯因此不得而去,王朗也因而悟出螳螂拳。
註:以上資料摘自各武術網站
螳螂拳
前往
- 武少林活動公告區
- ↳ 總教練專文
- ↳ 關於武少林
- ↳ 少林專欄
- ↳ 合氣道專欄
- ↳ 武少林活動記錄
- ↳ 武術隨想
- ↳ 武少林資訊
- ↳ 武少林活動公告
- ↳ 武少林行事曆
- ↳ 武少林大事紀
- ↳ 武少林活動故事
- ↳ 劇團演出記錄
- ↳ 比賽研習公告
- ↳ 武術新聞專區
- ↳ 訪客留言
- 合氣道專區
- ↳ 武少林合氣道專區
- ↳ 合氣道筆記
- ↳ 基本動作與觀念
- ↳ 合氣道防身應用技術
- ↳ 合氣道研究
- ↳ 國際段位資訊
- ↳ 合氣道晉段論文
- ↳ 合氣道研討會專區
- ↳ 道祖語錄
- ↳ TOTAL AIKIDO
- ↳ 合氣道技術討論區
- ↳ 合氣道經典文章、人物
- ↳ 合氣道心得
- 太極拳專區
- ↳ 羅漢功
- ↳ 太極推手
- ↳ 太極劍
- ↳ 太極散手
- ↳ 太極桿
- ↳ 武少林太極拳專區
- ↳ 陳景俊太極筆記
- ↳ 太極拳理討論
- ↳ 太極拳經典文章
- ↳ 太極拳技術討論區
- ↳ 太極拳學習心得分享
- ↳ 形意八卦專區
- ↳ 形意拳資料
- ↳ 八卦掌資料
- ↳ 形意拳技術討論區
- ↳ 八卦掌技術討論區
- 少林拳專區
- ↳ 工字伏虎拳
- ↳ 豹形拳
- ↳ 鶴形拳
- ↳ 蛇形拳
- ↳ 遊龍刀
- ↳ 燕青刀
- ↳ 崩步
- ↳ 復興拳
- ↳ 少林拳經典文章
- ↳ 少林拳技術討論區
- ↳ 北少林長拳
- ↳ 螳螂拳
- ↳ 孫臏拳
- ↳ 洪拳
- ↳ 其他少林拳術
- ↳ 少林拳譜、拳經、器械譜、歌訣
- ↳ 少林器械拳譜、歌訣
- ↳ 少林拳學習心得分享
- ↳ 武術隨筆_陳奕廷
- ↳ 武林傳奇
- ↳ 傳奇人物
- ↳ 武林拳術
- ↳ 武林典故
- ↳ 武術影片欣賞
- ↳ 練功專區
- 蹲潛武術劇團
- ↳ 團員留言板
- ↳ 表演暨排練
- ↳ 排練記錄
- ↳ 網站工作
- ↳ 劇團演出劇照
- ↳ 學會活動照片
- ↳ 武少林影片分享
- ↳ 道場練功照片
- ↳ 理監事照片
- ↳ 合氣道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