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 陳發科

回覆文章
michelle
道場長
文章: 3073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31, 2007 12:07 am
來自: 台灣台中

陳式太極 陳發科

文章 michelle »

  勝而不驕,德高望重的陳氏太極拳宗師 ─ 陳發科先生

  藝術之精奧,住住產生超乎技巧之品德﹔浸淫越久,品德越為深廣,即所謂美德。在道德經中,「德」字通常被闡述為力量或品德,吾人實可領會是一種品德力量。偉大的武術家亦復如是,常顯現出高貴的情操,及對人類深刻的關懷,這是一種技巧、力量、德行的融和,亦是真正精奧的表徵。陰陽的協調與平衡:這種能力可產生極大的殺傷性,但這種修養品德及公正不阿之操守,又不會傷害到任何人。陳發科先生就是這樣的人了。

  陳發科先生,誕生於一八八七年,逝於一九五七年,享壽七十一歲,為陳氏太極拳十七代宗師,不僅以武藝聞名於世,其德行修養更為眾所推崇。先生於民國十七年赴北平授拳,陳氏太極拳之風貌始為外間所悉 也同時面臨許多困擾﹔如精嫻楊氏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及多種武術的名宿─許禹生即伺機一試先生身手。許氏曾從游於楊少侯、澄甫昆仲,民國十四年陳微明於上海出版之「太極拳術」一書,即有許氏與楊澄甫推手示範照片四幀﹔民前二年,許氏曾出版第一本有關太極拳之著作,著者為關百益〈後亦成為陳氏弟子〉,該書稱張三丰發明了太極拳﹔但自許氏與先生深交後,始信太極拳真正創始者為陳王廷。〈按陳品三與陳績甫均言傳自遷溫始祖陳卜〉

  許禹生與另兩位武術家再三要求與先生比武,均經辭謝,但彼等執意欲試,先生無奈,終勉為接受。在四十呎寬廣的場子外,擠滿了幾圈看熱鬧的人,兩人踏入場子內後,許氏猝然猛烈攻向先生,但突為一股勁力彈回,威力之大,將許氏彈出人牆之外,波及者無不隨之翻倒。最妙的是大家都沒看到如何出手,許氏因此對先生之深湛內勁極為折服,旋拜先生為師。

三 秒 鐘 之 戰

  後來許禹生曾主持武術比賽,邀請發科先生為特別顧問﹔此時許氏等對先生功夫更為敬服,時往聆聽教益。當討論一個回合的比賽時間,如何較為適當,有人建議一回合最長十五分鐘。先生認為太長了,如果場次過多,將太耗時間,技藝純熟的武術家二、三下就能決定勝負,最長三分鐘應足夠了。身高六呎餘,體重二百二十磅的東北大學武術兼八卦掌教練李劍華,也擔任大會顧問,反對先生看法,先生笑謂:「如不介意,可以證實一下。」李劍華接受了,隨即快速挪動身形,當這巨漢伸掌劈向 先生胸口,在這接觸的剎那間, 先生以軀體神妙的反擊對手,只見身形微動,李氏已反彈到牆壁。當他摔落到地上,牆上油漆也因撞擊之力而紛紛散落。全場默然,一會李氏開口大笑,眾人隨之笑了,當李氏站了起來,大聲向 先生說﹕「現在我相信你了,現在我相信你了,三分鐘足夠了‧‧‧」他看了看自己隨道:「我相信你已傷了我!」 先生平靜的問:「你那裏受傷了呢?」李氏發覺自己一點都沒受傷,他告訴大家,當他攻向先生時,一股龐大的內力從先生體內出來,速度之快使他無從躲閃,只有被反彈到牆壁上。當他再檢查自己的衣服,竟然有些油漆粉末深深嵌入纖維之內,連刷都刷不下。先生對內勁控制到這種自如境界,而使李氏毫髮無傷。在場眾人無不讚佩先生之太極拳功夫,從此經常向先生請教功夫,李氏也因此成為先生弟子。

摔角對太極

  沈友三,在家行三,人皆稱他沈三,為頂尖之摔角家,個子中等,精力充沛,以技術精確,動作俐落迅速著稱﹔唯為人狂傲自負,喜批評他人。常在北平天橋,擺攤子表演摔角術兼賣草藥。

  有一次,沈三遇到先生,彼此互道仰慕。沈三表示,摔角者不了解太極拳是什麼?有什麼功能?一般所看到的太極拳,動作緩慢柔和,像是體操,不像武術。說:「如果摔角家與太極拳家此武,結果如何呢?」 先生笑著說:「想必甚為有趣。太極拳家應可迎戰任何武術,像當年楊露禪先生,人稱無敵。但我是不及他的。」沈就要求與 先生試一試。 先生伸出雙臂,要沈三抓他。圍觀者都想有精彩的比賽可看了。沈三試著去抓先生,幾秒後二人開始大笑。比試似尚未開始,但已經結束。人們只看到兩人交握雙手,輕挪位置約五秒鐘而已。

  兩天後,先生正在居處之覃懷會館授拳,沈三攜帶禮物過訪,向先生打招呼並表示謝意,先生謙辭說:「沒什麼。」弟子們都感到非常困惑,不了解兩人在談些什麼。沈三發現了,就問弟子們,老師是否告訴他們發生過什麼事。沈三很激動的猛拍大腿,並翹指讚道:「你們師父真了不起,不僅功夫高超,修養更是超人一等。大家都認為我們比武時,僅僅接觸了一會,沒有發生任何事,實際上武術家交手剎那已足以明瞭彼此功夫深淺。當我抓住陳師父手臂,想借力使力,但無力可借﹔每當我想使用自身力道時,卻又被一股勁道反彈回來,我的技巧毫無作用。為想把他拋出去,我必須先抓住他,但無論抓住何處總是有一股內勁自陳師父手臂或身體透出,有時幾乎傷了我的手指!他的身體似乎在那兒,但感覺上又好像不存在。後來我想跘倒他,但一樣不起作用﹔宛如蜻蜓撼石柱,我知道他的功夫遠超過我,他隨時可把我拋出去,但他的武術精神卻保住我的顏面。事後他亦不在我背後誇耀,是一個真正的朋友,今天我特地來表示我的敬意。」

  當沈三走後,弟子們問為什麼不把他拋出去,先生很嚴肅的說:「為什麼毫無理由把他人摔到地上呢?如果身為沈師父的地位,你們會喜歡被人摔到地上嗎?成名不易,我們應該愛惜、尊重他的名聲。為一己私利,傷人名聲,為真正武術家所不屑為。」先生就是這樣,將沈三之名聲看得比自己成名更重。

  先生從不向人挑戰,但如有人再三邀戰則會接受。每回都告訴對手﹕「盡力攻我,即使我受傷也不會怪你﹔我也不會傷你。」他從不傷害敵手,也教導學生這個原則。他在北平待了二十年,獲得各門各派普遍的尊敬與推崇。在競爭激烈,武術界性喜相輕的環境中,這是頗不尋常的。

  有一次民國大學想聘他擔任武術指導,提供了很高的薪金,並準備解聘原有指導。 先生要求不可因他而解聘任何人,他不喜歡搶人飯碗。因這所私立大學無法提供兩份薪水,遂為先生所婉卻。這種推己及人的精神,使他在武術界獲得最高的尊崇。

註:以上資料摘自各武術網站
回覆文章

回到「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