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劍沿革

少林各項兵器之刀譜、劍譜等
回覆文章
michelle
道場長
文章: 3073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31, 2007 12:07 am
來自: 台灣台中

青萍劍沿革

文章 michelle »

青萍劍沿革

  古人往往為優質寶劍賦以高雅別緻之名稱,以別於一般劍器。陳琳之文章: 「君侯體高俗之材、秉青萍干將之器。」而陳琳為東漢時人,足見漢代己有青萍劍之名,且名聲頗不低於干將、莫邪等寶劍。青萍劍法借此命名,取其劍質精銳,所向披靡之意。

  青萍劍創始者為江西龍虎山天師府老法師潘真人( 號元圭 ), 按大周天(三百六十五數) 所創。劍路共分六趟,總計三百六十五劍,劍劍名稱不同,並有劍訣及用法。青萍劍法風格獨特,高雅別緻,以輕靈矯捷,灑脫飄逸著稱。演練起來似進猶退,輕靈轉折,變化無常,時而行雲流水,舒展大方,忽東忽西,乍沉乍浮,猶如青萍浮動。時而風起雲湧,雷厲風行,痴如閃電矯如飛鳳。其套路招式內容充實,結構嚴謹,剛柔相濟,虛實相參,攻中寓防,防中寓攻,陰陽起伏,神出鬼沒,是優秀的傳統名劍,也是迄今為止套路最長,招式精奇,注重實戰,突出捕擊的一部劍法。

青萍劍歷代傳承

潘真道人      潘元圭(元奎)
山東省沂水縣    孟教華
山東省臨邑縣    馮希陽(和玉)
山東武定海豐縣   楊鄂林
河北鹽山縣北乾村  賈鶴雲
河北鹽山縣北乾村  劉九如(文石)
河北省滄縣     米連科(殿三
河北省滄縣     郭錫三
中央國術館     范之孝


青萍劍特點

1、青萍劍法就演練而言,由淺而深,由簡到繁,一趟比一趟複雜,微妙,高深。第一趟是基礎劍,定式多,換式慢,架子低,多埋伏,講究身正步穩,慢中求快,招式清楚,劍法明晰。其餘五趟起伏轉折,靈活多變,進退閃轉,快速急變。

2、該劍法以虛靈取勝,虛實相參,千姿面態,變化莫測,招式豐富,各有不同之招式和技擊要求,其主要劍法有點、崩、剌、雲、抹、掛、挑、撩、提、截、劈、攔、撥、纏、抄、掃等十六個技擊法。其中不乏上、中、下三盤的姿勢與動作,但更注重下盤埋伏及跳躍之式。

3、要突出劍的技擊法。「 刀加猛虎、劍如飛鳳」, 刀劍技擊之法截然不同,不可混雜。劍術要以虛靈避拙運巧,運劍握把須活,不同之劍法其把位、把法不同,要運力在腕,切忌僵硬,才能配合手、眼、身、法、步,達到身劍合一,身轉劍轉,游刃自如,臻忘我之境。

4、劍法運行,身法須輕靈,矯捷。身法之關鍵,全賴於腰部之靈活,進退閃展,起伏轉折均以腰引導四肢面骸,使勁力活透,力達劍捎。有了身法,才會剛柔相濟、氣宇軒昂,表現出精神如威勢。

5、劍為短兵器,非長槍大戟可比。其技擊法則不以力取勝,而以巧勝,故有不封、不架、不沾而進為上乘之說,凡對方出手,我即截其手腕,進而擊其身。

6、該劍招式多而精,無花招舞姿,每招每式都有其特定的實戰意義。格鬥中走最簡捷路線,注重腕內兩、三寸,體現了以近取勝的特點。劍法中既有取捷徑追敵之招,又有破擒拿危中制勝之道,既有短兵進長鋒之法,又有誘敵深入敗中取勝之術。劍多運用,前一劍為後一劍設伏,後一劍前奏一劍之功,劍出虛實不定,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出奇制勝。

7、該劍法技擊中先發後並用,正出奇勝並用。先發制人時,彼微動、我先動,先聲奪人。彼隨動,我變機,乘其倉惶之際出劍創敵。後發制人時,彼不動,我不動,彼初動,我先至,乘其倉惶之時進擊其虛,戰陣中方能立於不敗之地,神出鬼沒,無法捉摸,出奇制勝仍情萍劍之特徵。

8、青萍劍共六趟,每趟六十餘式,共三百六十五式,內含周天之術加四季和天元巧合一歲之數。劍譜均為四言典故,成語標名,如迎風揮扇、橫掃千軍、玉女投壺、雲裡尋梅、浩然折梅、紫燕掠水、仙人指迷等形象生動,文雅別緻,格式統一,理象融合,頗為典雅可詠。

9、青萍劍的下盤動作較多,有的一式多變,難度大,花氣力,最易造成氣、力不能合一的弊端。故演練車要注意氣力合一,要依規矩,熟規矩,以至達到出神入化之境都不離規矩,只有不離規矩才能觸類旁通。入達化之功。

青萍劍劍訣

劈.砍.掃.撩.刺.崩.絞.雲.掛.剪.挑.錯.點.拋.撥
回覆文章

回到「少林器械拳譜、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