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太極拳、合氣道論壇
討論、欣賞、研究、記錄、發表、研討、聚會、練習、印證
跳到內容
搜尋
進階搜尋
快速連結
沒有回覆的主題
最近討論的主題
搜尋
問答集
登入
註冊
討論區首頁
搜尋
搜尋
有 1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前往進階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有 1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 第
1
頁 (共
1
頁)
由
jj1234
週五 8月 10, 2012 6:52 p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ATEMI STRIKING(P24)
回覆:
9
觀看:
33923
Re: ATEMI STRIKING
先不管譯文的部份,小弟的看法如下:
1. 失去平衡時一定可以讓取方容易攻擊受方。如果成立的話,取方就不用去算準時間去進行擋身。如果要算準時間的話,便應該是算準讓對方失去平衡的時間,這樣就變成與擋身無關。
2. 反之,如果算準時間進行的擋身時,對方勢必受到影響,可以攻擊到對方,甚至造成受方喪失平衡,進而操作技法。
我練習的經驗與看法是第2點,至於譯文的部份就不理解了。所以我比較贊成michelle的理解。延伸的閱讀是養神館的一教前方、四方摔前方,肩抓一教...等。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二 8月 30, 2011 4:02 p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TOTAL AIKIDO》KAMAE / BASIC STANCE / 基本站姿 (P.30-31)
回覆:
17
觀看:
47473
Re: 《TOTAL AIKIDO》KAMAE / BASIC STANCE / 基本姿勢 (P.30-31)
小弟以為總教練講的很對,呼吸力是由基本姿勢來培養的。這個句子也表達同樣的意思,所以我會翻為:「為了學習有關培養呼吸力必備的姿勢 (STANCE),因此將預備姿勢(KAMEA)做為我們訓練中最基礎的部份。/ in order to learn the stance tha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breath power, we introduce kamae as the most basic part of our training」
以上請參考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一 8月 29, 2011 9:26 a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TOTAL AIKIDO》KAMAE / BASIC STANCE / 基本站姿 (P.30-31)
回覆:
17
觀看:
47473
Re: 《TOTAL AIKIDO》KAMAE / BASIC STANCE / 基本姿勢 (P.30-31)
膝蓋的問題您誤解了,我指的是對我「個人」而言,而不是泛指「他人」。「放棄」指的是我個人,而不是勸大家放棄。
小弟我可不想出去外面被人海K一頓。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五 8月 26, 2011 2:51 p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TOTAL AIKIDO》KAMAE / BASIC STANCE / 基本站姿 (P.30-31)
回覆:
17
觀看:
47473
Re: 《TOTAL AIKIDO》KAMAE / BASIC STANCE / 基本姿勢 (P.30-31)
我試過腳趾外翻的方式,但對我個人而言,身體移動的慣量會造成膝蓋的疼痛,所以就放棄了。
有很多的姿勢而言,會要求腳趾外翻的方式讓腰部的旋轉動作加大,來增加腰力,對個人而言因有上述的問題所以也放棄了。
就養神館的習者而言是很重視基本的姿勢,所以你可以一眼看出習者的背景是否來自養神館。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五 8月 26, 2011 1:04 p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TOTAL AIKIDO》KAMAE / BASIC STANCE / 基本站姿 (P.30-31)
回覆:
17
觀看:
47473
Re: 《TOTAL AIKIDO》KAMAE / BASIC STANCE / 基本姿勢 (P.30-31)
利用手指指向對方的咽喉的方式是對應武士刀的劍尖指向模式方式。
由於眼睛、指尖皆指向敵人,就會把自已的氣與力投射至你的對手身上。
當雙方都是利用此一方式進行練習時,取方在時機與技巧的掌握就會形成合氣的現象。以上淺見請參考。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四 1月 20, 2011 9:45 a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三)p108-109
回覆:
4
觀看:
20045
Re: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三)p108-109
我們可以又回到劍的用法,大姆指和食指的出力在比例上是很少的。
實做上,利用後三指來旋動對方的手刀時,對方才容易感到疼痛。要讓對方會痛的話,個人的功力有限,實不敢用單手而是用雙手進行。
另外,用單手的話必須要小心是否只是用到了手的力量而忘了用身體的力量。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四 1月 20, 2011 9:36 a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四)p118-119
回覆:
7
觀看:
26471
Re: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四)p118-119
總教練說的是。小指頭只是指標做為支點,或是指出在某個狀態下,數個手指中最施力的部位。
很多擒拿法都會先彎折小指頭喔!所以小指頭是最弱的喔。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四 1月 20, 2011 9:18 a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一)p82-83
回覆:
6
觀看:
24480
Re: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一)p82-83
吉祥丸就是典型喜歡用手刀控制肘部的人。大東流有部份是用手指部。守央及岩間流的話都是整個手掌,而養神館有部份的一教後方的技法也是用手刀.....。看來每師範或多或少都有差異,而不是對錯之分。
左右擺動的練習就個人的了解應該是從藤平光一來的,當他開祖過世之後想要在合氣道中導入他的理念卻未能成功,後來只好分道揚鑣了。但一些他當總教頭時比較強調的練習,還是保留者。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五 1月 14, 2011 5:40 p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一)p82-83
回覆:
6
觀看:
24480
Re: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一)
養神館的一教前方的方式,與合氣道不同,而與岩間流相當。養神館或是岩間流的方式,對於利用合氣會模式遭到挫折的習者而言,不啻為一大福音。養神館與岩間流的一教前方都屬於主動攻擊的方式,尤其當敵我雙方的距離足夠發動時才進行。發動之後 (即取方主動擊打受方),受方即產生破勢,接下來即可進行後續的推肘等動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dvd的作法與書中的描敘不太一樣 (我忘了解說的內容是否相符),係以合劍的方式進行。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五 1月 14, 2011 5:20 p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二)p96-97
回覆:
5
觀看:
21866
Re: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二)
切受方的手腕時,養神館的方式與合氣會不同,而合氣道通常是將受方的手腕靠在取方的肩窩位置。合氣會靠在肩窩的好處是施力容易,對方也不容易跑掉,但缺點是與對方十分的靠近容易遭到反擊。而養神館的方式的優缺點剛好與合氣道的相反。
不過個人以為,養神館的方式更需有取方具有較佳的整體力來攻擊(施力)受方的手腕,這對初中級的習者而言,恐怕較不容易達成;尤其當施力不當時,更容易遭到對方的反擊。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五 1月 14, 2011 5:12 p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三)p108-109
回覆:
4
觀看:
20045
Re: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三)
個人以為,不論是三教的控制實施之後,取方千萬不要以為自已獲勝了!取方要實施至整個招式完成後 (即定招),才能解除危機。
跳到文章
由
jj1234
週五 1月 14, 2011 3:49 pm
版面:
TOTAL AIKIDO
主題: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四)p118-119
回覆:
7
觀看:
26471
Re: 養神館《TOTAL AIKIDO》基本技法‧一教至四教控制(四)
個人以為,四教中以食指指根關節出力方式,可以呼應到用劍的手法。
可以將手肘推高,也可以對受方的脈搏處進行攻擊。
跳到文章
顯示:
所有的
1天
7天
2週
1個月
3個月
6個月
1年
排序:
發表人
發表時間
版面
主題
文章主題
方向:
依序遞增
依序遞減
有 12 筆資料符合您搜尋的條件 • 第
1
頁 (共
1
頁)
前往進階搜尋
前往
武少林活動公告區
↳ 總教練專文
↳ 關於武少林
↳ 少林專欄
↳ 合氣道專欄
↳ 武少林活動記錄
↳ 武術隨想
↳ 武少林資訊
↳ 武少林活動公告
↳ 武少林行事曆
↳ 武少林大事紀
↳ 武少林活動故事
↳ 劇團演出記錄
↳ 比賽研習公告
↳ 武術新聞專區
↳ 訪客留言
合氣道專區
↳ 武少林合氣道專區
↳ 合氣道筆記
↳ 基本動作與觀念
↳ 合氣道防身應用技術
↳ 合氣道研究
↳ 國際段位資訊
↳ 合氣道晉段論文
↳ 合氣道研討會專區
↳ 道祖語錄
↳ TOTAL AIKIDO
↳ 合氣道技術討論區
↳ 合氣道經典文章、人物
↳ 合氣道心得
太極拳專區
↳ 羅漢功
↳ 太極推手
↳ 太極劍
↳ 太極散手
↳ 太極桿
↳ 武少林太極拳專區
↳ 陳景俊太極筆記
↳ 太極拳理討論
↳ 太極拳經典文章
↳ 太極拳技術討論區
↳ 太極拳學習心得分享
↳ 形意八卦專區
↳ 形意拳資料
↳ 八卦掌資料
↳ 形意拳技術討論區
↳ 八卦掌技術討論區
少林拳專區
↳ 工字伏虎拳
↳ 豹形拳
↳ 鶴形拳
↳ 蛇形拳
↳ 遊龍刀
↳ 燕青刀
↳ 崩步
↳ 復興拳
↳ 少林拳經典文章
↳ 少林拳技術討論區
↳ 北少林長拳
↳ 螳螂拳
↳ 孫臏拳
↳ 洪拳
↳ 其他少林拳術
↳ 少林拳譜、拳經、器械譜、歌訣
↳ 少林器械拳譜、歌訣
↳ 少林拳學習心得分享
↳ 武術隨筆_陳奕廷
↳ 武林傳奇
↳ 傳奇人物
↳ 武林拳術
↳ 武林典故
↳ 武術影片欣賞
↳ 練功專區
蹲潛武術劇團
↳ 團員留言板
↳ 表演暨排練
↳ 排練記錄
↳ 網站工作
↳ 劇團演出劇照
↳ 學會活動照片
↳ 武少林影片分享
↳ 道場練功照片
↳ 理監事照片
↳ 合氣道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