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_愛、萝想與勇氣,我在武少林_新竹道場_吳光磊

武少林合氣道場心得分享區
回覆文章
michelle
道場長
文章: 3068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31, 2007 12:07 am
來自: 台灣台中

2015年_愛、萝想與勇氣,我在武少林_新竹道場_吳光磊

文章 michelle »

20150909新竹合氣道.JPG
  最初接觸武術是在大學社團的合氣道社,畢業後不想輕易放棄曾經苦練的合氣道(現在想想其實不算苦…),因而踏入了武少林,不知不覺中就這樣過了九年。在武少林一直是把合氣道當作武術在練。那武術是什麼?套一句緋村劍心的名言「劍是兇器,劍術即是殺人之術,不管如何掩飾,這就是事實。」因此武術的本質是戰鬥,即使是被稱為「愛的武術」的合氣道,本質仍為殺人的技術。而技術的施展必須建立在體能之上,如果沒有體力,也只能成為任人宰割的活靶。所以初到武少林時所面臨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體力的訓練。回想剛進入武少林練習時的慘況,輪番上場做自由技法與測時,真的是一段充滿愛(熱愛武術)與夢想(作夢成為大師)與勇氣(出現在道館的勇氣)的故事啊。

  合氣道的練習方式,雖然很適合不同系統間的交流切磋,但也很容易讓練習者陷入習慣配合的模式。所以當時初段的我一旦遇上不太配合的受方就無法完成技法,讓我萌生尋找其他武術來彌補自身不足的想法而開始學習太極拳。會選擇太極的原因是合氣道的力量形態和中心思想與太極拳十分類似,但招式的技巧與手法卻差異很大。相較於太極散手中的節、拿、抓、閉,才了解到老道祖稱呼其所創的合氣道為「愛的武術」的原因。老師教的太極是楊式老架,雖然十分吃腳力,但平時上課不算太操。這對當時還沒三十歲的我而言似乎還能負荷,因此老師覺得我還有一點本錢可以操(真的只有一點點…),就建議我上少林課,這才開始了我在武術上的轉捩點。

  初上少林課程時,身體簡直不像是自己的,腿劈不開,馬步蹲不下去,腰又硬邦邦,加上基本功的訓練量是太極與合氣道的好幾倍,每次上課就像隻落水狗般扶著牆壁喘氣。看著身旁的小朋友碰踫跳跳的邊玩邊練習,真心發覺自己已非十多歲的小伙子了。在咬著牙關並且一點一滴地累積基本功的訓練量後,漸漸地我才明白武術究竟是在練什麼。有道是「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功指的正是基本功。不過這些看似整人的基本功可不是單純的體能訓練,而是有其目的。提到武術一般人會想到發勁,那勁又是什麼?在「逝去的武林」一書中提到勁與力的差別是用力打人像用一堆散亂的橘子丟人,看似氣勢雄壯但每顆橘子只是在各自作用,即使被打中也跟被一顆橘子砸中沒有差別。而用勁打人像用一袋橘子砸人,每顆橘子的重量是總和在一起的。所以說發勁即是有制序地出力,在力量傳導的過程中不會有消耗反而能把身體各部位出力的效果加總。因此基本功的目的不是鍛練身體局部的力量,而是透過基本功,讓身體在極盡痛苦與無力的狀況下繼續鍛錬,讓身體產生秩序性,進而產生勁。

  經過這三種武術的洗禮後,我才發覺無論是少林的極剛或太極與合氣道的極柔,都必須建立在身體的制序性上,也就是必須從基本功練起。但畢竟武術的假象敵永遠都是人(除非你想當武松…),不管基本功練得再扎實,拳頭練得再硬,如果無法打倒人那就不能被稱為武術。老師常說練要緊,用要鬆,力量才能真正放到對手身上。因此如何打人又是另外一門學問了。雖然合氣道是很好的對練平台,但合氣道並不直接攻擊對手。正當我琢磨著如何放鬆出拳時,恰好老師開了急術所的研究班,而我也對這輕輕一碰就KO對手的武術感到興趣,於是急所術就成了我第四種學習的武術。嚴格說起來,急所術並不算是武術,而是一種技巧,針對人體的經絡穴位去攻擊,可以應用在各種武術中,變成相當有效打擊手段。不過前提是能讓攻擊的力量進入到對手的身體裡才行,這就需要放鬆去攻擊才能做到。所以急所術的課程正好提供許多肉靶讓我去練習如何放鬆去攻擊,當然,我也是別人的肉靶啦…。

  雖然武術是身體的運用,不過武術的學習可不僅只在身體的鍛練。老師常說「規矩、禮節、態度,再來才是武術。」只有心態正確了,武術才能真正練進身體裡。在武少林的這些日子可以很明顯的感受到老師對每種武術的尊重與學習態度,尤其在合氣道感觸最深。最近幾年同老師出國參加了幾場合氣道國際研習,才發現當全世界都在學習真正的合氣道時,只有台灣跟不上世界的腳步,閉門造車的以為自己練的是合氣道,但卻連最基本的受方觀念都不懂。也是在接觸了許多合氣道高段的師範後才知道原來學習一門武術不僅僅是學習其技術,要連其內涵及思想也一同學習,才能真正的了解這門武術的本質和技術原理,否則就容易以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去拼湊一門武術的全貌,反而丟掉最核心的東西,這樣武術就與運動無異了。
回覆文章

回到「合氣道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