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合氣道體悟_新竹合氣道場_莊志寬

武少林合氣道場心得分享區
回覆文章
michelle
道場長
文章: 3068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31, 2007 12:07 am
來自: 台灣台中

2006年 合氣道體悟_新竹合氣道場_莊志寬

文章 michelle »

  第一次聽到〝合氣道〞三個字,是在大專時由影視媒體中的得知,因為本身對擒拿術很有興趣,也就嘗試去打聽探索合氣道場信息,當時的合氣道對我來說是遙遠且陌生的。就這樣過了八、九年時間才真正有幸且正式的接觸合氣道與學習合氣道,也因此讓我了解合氣道而非擒拿術而已或是別種蠻力武術; 相反地讓我感受到合氣道是一種〝紳士的武術〞,〝合氣道〞看似華麗卻無不實,感覺柔弱但卻強壯,像是只有防守卻又含帶著攻擊,何以見得如此?即是因為合氣道的本資上與其它武術的不同,也是合氣道的迷人之處。如果將三個字各別解釋,就可發現合氣道思想的偉大。到達了道家老莊思想以民為本的極致!合氣道是宇宙觀、人生處世和修養原則,也是社會全民運動的哲理,促進人與自然調和、養氣健身。其字義各別解釋如後:一、合…就是統一。二、…氣…就是集中。三、…道,就是駕馭。三者理論環環相扣,呈現武術和智慧的最高境界.

在課程中,看到了很多種神奇的技法,在與前輩及同學的演練和自己的摸索下,體會到「轉」和「關節」的概念,引申出[圓] , [合], [無我]進而至於[愛] 。

[圓]
圓這個字是我在這段期間最常聽到的字,力學中的圓是抗壓最佳的形態也是導引方向最好方式,輪胎指引汽車前進的方向,滑輪引導昇降機的起落軸承帶動馬達的方向來為我們作功。所以圓是方向的導引 ,也是〝力〞的導引,合氣道的基礎就是圓的力量,借由自身為中心以對手為軸而向內或外劃弧,所以合氣道是圓,是力的方向,即是力的導引。然而圓又包含著圓融與圓滑的意思,學合氣道的人是圓滑的,是包容的。在合氣道的技法中看不見蠻橫的霸氣,亦看不到無形的陰險,也無西洋拳法中欲制對手於死地的兇狠,合氣道的技法施展的過程是柔順的,是圓融的亦無非制對手於死地不可的意圖,除非你真的想這麼做,所以合氣道是很人性的很紳士的一種武術。

合氣道是一套需要融會貫通的武術, 其根本與思想是許多的擒拿,和柔術經過許多的排列和組合演化的一套武術.在我個人的感覺中與道家的〝太極〞是極為相似的所謂太極關念,即為〝圓〞與〝變〞在書〝易經〞中提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像,四像生八卦,八卦又有六十四,所以每一支的技法並沒有完全的結束!!重點是要把攻擊的對象反制到對方無法再反擊。所以要把一教,二教,三教,四教,五教,以及各種的摔技(如四方摔天地摔……)融會貫通,如此生生不息,且變化多端,簡言之八卦是由兩極為基礎而變化與孕育出來的,而合氣道亦是如此,就可以自己玩出不同的技法,從這裡就可以知道教練所教的每支技法,其實只是一直不斷在重複的從前所教的東西,只是他又重新拆開或在加一些變化!!!而且每個技法的重點與掌握就是在圓!圓畫的越漂亮,技法就越成功!!

[合]
在演練中, 老師時時耳提面命要”入身” 並與對手”合為一體”.當兩人短兵交接的時候唯有融入對方的氣之中才能將之導引為我所用,也就是說感受與融入對手的氣中才能進一步了解其動向進將之導引與制伏,因為自身的氣息混亂本身的氣便無定向而無定向的氣就會混亂自身原有的力、與心、當身、力混亂便無法導引對手的氣,且更不容易制伏對手。這也就是老師為何常常要我们將氣息平靜下來,用眼睛去看,還要用心去看,用心去領悟其中的精深之處! 有了這一層體悟之後,便覺漸漸將類似的感覺,融入日常生活中. 無形中如此觀念亦在工作生活中化解困惑,當工作中面對難以抉擇之瓶頸時,待上完班回家後睡了一覺,醒來後再重新思考這件事時,發覺昨天的感覺與今天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昨天我覺得很嚴重,今天卻覺得沒什麼了。因此當你能控制住狂亂的情緒時,就能比較理智地去看事情。在合氣道所要學習是勇敢、堅強、忍耐這些與工作場所的“職能”是有異曲同工之美,所謂“職能”其不只是指‘技能’而言,還有‘知識’及‘態度’,一個成功的人在其關鍵點即是在此“態度”上。

[無我]
「無我」就是要學得如何突破這層人我分別的障礙,要學得心胸廣大。人、我、合為一體,不只是與人類合為一體,還包括天地宇宙一切萬物.「無我」並不是說沒有一般所知的個體的存在,而是說「我」這個觀念沒有絕對獨立的指稱對象, 深入「無我」之修習,並不會變成冷漠無情,反倒因為私心的減弱、天真的恢復. 在演練中,藉由〝圓〞的概念下,融入[合為一體]的包容與[無我]的謙虛胸懷, 技法便能圓滿. 在此潛移默化下, 精神層面也自然而然增長同情心、慈悲心。體會「無我」則不自傲,自然敬重一切。無我則無成見、偏執,也不對別人持有定見,而加以計較,與之對立。無我則不著相,遇事不會遽而評斷。無我則無貪、無嫉、無疑。因此修習「無我」會自然達到自心的安寧與世間的和平。每個人的見解難免有所偏頗,雖是自然地因環境與個人性向而形成的,若自執其是,可以產生很多困擾。若能自省可能有偏,可能不切對方之實際情況,而自知節制,則易於恢復本來之清平。這樣我們的愛心,在任何時間都能自然地展現。

[大愛]
修持「無我」進階懂得愛是源頭活水的道理,自然懂得對生命之愛,對人之愛。修練就是修練對己之愛,修成對己之愛,就是修練對人之愛。修到愛人者人恆敬愛之,就到達「泛愛眾而親仁」的境界,那就是「愛」的特質, 亦是大愛。這樣的特質,使得所有接近的人都會溶解,只能變得幸福、無憂與快樂。心存無我之愛便能包容落實,由此胸懷氣度讓人變得謙卑,讓人看到自己是屬於宇宙萬物之一員,愛與包容是很大的空間,那個空間可以容許別人的錯誤存在,不是馬上去否定對方,而是靜心, 體會, 了然, 關懷, 相互成長.

在日本己越來越多的修練者,是為了這精神層面而來學習合氣道,合氣道的心中心思想是以“仁慈”為出發點,而不相對立,先利己再利他,再達到互利,唯有如此才能展現出超凡的武技,才能達到所謂施展技法與自然合為一體,沒有絲毫的“勉強”。它的特色在於將個人和宇宙的法則互相調和,使個人和大自然化為一體,是一種與大自然協調統一的修行之道。在學習過程中,發覺合氣身、心、技能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如在練習時的禮節,能使日常生活中適當表現出應有的禮節。有人曾經這麼說:和氣並非軟弱,一個懂得合氣的人,合氣會成為他的無形武器。它消極的可以避免捲入無益爭鬥的漩渦,積極的可以克服對它有所不利的敵人,而且可以更進一步把敵人化為朋友。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合氣道可以不需要多大的力量來改變對方的攻擊使對手臣服,甚至也改變了對方的傲慢心,在處事接物上學會尊重別人的思想,這不就是道家老子所說的善為道者論。這也是我學習的過程中,老師提到”內心”的部份:沈著、信心、無我、愛、包容,宇宙萬物之中息息相,關環環相扣。
回覆文章

回到「合氣道心得」